AI导读: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中国智能驾驶技术供应商积极募资扩大技术应用。近年来,智驾企业纷纷上市,但面临盈利难题。地平线、希迪智驾等企业长期亏损,市场对其未来仍持乐观态度,期待技术成熟实现商业化。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国正由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转变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众多本土智能驾驶技术供应商正积极寻求资金支持,以扩大技术应用,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落地与普及进程。

近年来,智能驾驶企业的资本运作活动显著加快。今年10月,地平线(9660.HK)和文远知行(WRD.US)分别在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此前,黑芝麻智能(02533.HK)、速腾聚创(02498.HK)、如祺出行(09680.HK)也已成功进入资本市场。近期,希迪智驾、佑驾创新等头部企业正加速推进赴港上市进程。

尽管资本市场为智能驾驶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助力,但盈利难题依然困扰着众多企业。地平线、希迪智驾、佑驾创新等企业虽然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却长期未能实现盈利。盈利问题已成为制约这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打破瓶颈、摆脱亏损,成为它们亟待解决的首要挑战。

智能驾驶企业上市热潮

近年来,智能驾驶企业纷纷选择赴港上市,资本市场热潮涌动。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资本市场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在智能驾驶产业链中,地平线、黑芝麻智能、速腾聚创等企业已成功上市,备受瞩目。

2024年10月24日,地平线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资总额高达54.07亿港元,成为今年港股市场最大的科技IPO。这一事件进一步提升了智能驾驶领域的热度,激发了更多相关企业赴港上市的意愿。

11月7日,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希迪智驾也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此外,佑驾创新、纵目科技等多家智能驾驶企业也正积极筹备上市。

然而,市场热情背后,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尽管希迪智驾和佑驾创新在智能驾驶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仍未能摆脱持续亏损的困境。

地平线作为“中国自动驾驶第一股”,过去三年半累计亏损超过220亿元人民币。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净亏损分别为20.6亿元、87.2亿元、67.4亿元和51亿元,净亏损率居高不下。希迪智驾同样面临亏损压力,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亏损分别达到1.8亿元、2.63亿元、2.55亿元和1.23亿元。佑驾创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21年至2023年调整后的净亏损分别为1.31亿元、2.05亿元和1.85亿元。

面对持续亏损,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表示,盈利并非当前首要目标,而是要将资金投入到未来发展中。然而,整个行业普遍面临亏损压力,10家主要的国内智能驾驶企业中,9家处于亏损状态。

此外,业内还传出了一些负面消息,如毫末智行面临大规模裁员,纵目科技遭遇财务困境,地平线副总裁余轶南离职等。这些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盈利难题亟待解决

智能驾驶企业亏损与动荡的背后,反映出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普遍的“内卷”现象。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2023年全球自动驾驶商用车市场规模仅为59亿元,国内市场占24亿元。市场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前五名企业中最大的公司市场份额仅为12.9%。佑驾创新在国内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仅为0.6%。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希迪智驾等智能驾驶企业面临诸多挑战。除了开发新技术和提升客户体验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商业化策略、研发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以及持续吸引和维护客户。否则,一旦在竞争中失去优势或采取高成本的竞争手段,将对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尽管当前智能驾驶企业普遍亏损,但市场对其未来仍持乐观态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驾驶的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资本市场认为,一旦技术成熟并实现商业化,这些企业的盈利潜力将极为巨大。灼识咨询预测,全球自动驾驶商用车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达到161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3%。国内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7788亿元。

面对盈利困境,专家建议智能驾驶企业应在技术差异化、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寻求突破。通过深度挖掘市场需求、开发差异化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创新商业模式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盈利增长。

佑驾创新在回函中表示,当前正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进行上市程序,处于静默期。如有进一步的上市进程,将通过联交所发布正式公告。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智能驾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