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第三届绿色金融北外滩论坛在上海虹口举行,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机遇,助力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强调绿色金融重要性,提出完善标准体系、丰富产品和服务、完善政策等建议。

近日,2024第三届绿色金融北外滩论坛在上海虹口盛大举行,论坛由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支持,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主办,上海金司南金融研究院承办,主题为“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机遇,助力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论坛致辞中指出,绿色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且紧迫。从国内视角看,加速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据研究机构预测,至2030年,中国在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年均资金需求将迅速增长,总规模或达56万亿元人民币,而实现“双碳”目标所需的绿色投资更是高达百万亿级别。

国际层面,重振全球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可持续繁荣,均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全面支撑。即便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仍是大势所趋。例如,COP29大会刚刚落幕,达成的“巴库气候团结契约”中,发达国家承诺至2035年每年至少动员300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进行气候行动,并争取将发展中国家公私融资规模增至每年至少1.3万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绿色金融产品规模持续扩大,环境权益交易市场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政策标准加快完善,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日益紧密。据央行数据,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常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已达35.75万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远高于其他各项贷款。

然而,赵英民副部长指出,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发展不充分。为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通过优化绿色信贷、债券标准,健全绿色保险标准,推动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并强化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价;二是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稳妥开发资源环境要素融资产品和服务,鼓励探索资源环境要素担保贷款等服务,完善全国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建设;三是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包括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探索开展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评价,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重点项目环境效益和融资情况的监测分析。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