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字化进程加速,数字安全面临新考验
AI导读:
随着国内数字化进程加速,数字经济成为核心驱动力,但安全风险亦升级。腾讯云等企业在2024腾讯云金融安全峰会上提出,需政府、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共同构建数字安全屏障,金融机构正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转型。
财联社12月8日讯(记者郭子硕)随着国内数字化浪潮的推进,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然而,在金融数字业务不断扩展和服务效能提升的同时,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对金融机构的数字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在2024腾讯云金融安全峰会上指出,数字安全已成为数字金融的基石,面对高危漏洞、复杂攻击、数据泄露及勒索等威胁,需要政府、科技企业及金融机构携手合作,共同打造金融行业的数字安全防线。
腾讯金融云副总经理王丰辉、腾讯安全副总经理李滨及聂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深入探讨了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安全应对策略。他们指出,当前金融行业的数字安全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需构建稳固的安全体系以应对挑战。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强调,随着金融用户数量的增加,大量高价值数据资产的产生,安全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李滨与聂森进一步指出,黑灰产利用大模型、AI技术伪造信息,对金融机构风控与业务系统发动攻击的趋势明显上升,同时供应链渠道渗透、钓鱼攻击等传统手段也难以防范。
王丰辉表示,业务代码中若开源组件比例较高,一旦爆发漏洞,影响将十分巨大。金融机构使用外包与第三方软件越多,也越可能引入安全漏洞风险。他强调,金融机构的安全水平取决于最短的安全短板,且自主创新过程中的安全并非单点问题,而是涵盖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多领域的全栈性挑战。
李滨认为,由于安全涉及所有业务系统和基础设施,维度分散且复杂度高,不同技术间的连接和融合存在阻碍。金融机构在构建安全防线时,需对自身安全资产实施精准分类分级管理,深入洞察网络边界薄弱环节,并强化内部人员安全培训。
在监管要求与行业发展的双重驱动下,金融机构安全防护逐渐常态化,“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王丰辉透露,从今年的安全演练政策来看,监管在不断迭代变化,金融机构也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以风险为导向、以结果为度量的“主动防御”策略。
李滨认为,金融机构在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规划转型过程中,需构建安全攻防态势与防御体系的成熟度阶梯。他补充说,腾讯安全在与金融客户紧密协作中,通过红蓝对抗主动引入攻击者进行渗透测试,力求在最早时间化解潜在攻击风险。
聂森指出,AI大模型也是金融机构当前提升安全能力的核心驱动力,它在数据处理、安全事件分析、威胁情报辅助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