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盼行业自律渡难关
AI导读:
光伏产业深陷“囚徒困境”,急需行业自律带来的“增量信心”以渡过行业周期。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或将推动行业自律取得实质性进展,但自律的可行性、可持续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
深陷“囚徒困境”已久的光伏产业正面临严峻考验,急需“增量信心”以渡过当前行业周期。备受瞩目的“增量信心”来源,即业内呼吁已久的行业自律,或将在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期间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官微消息,协会在年度大会同期举办了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题座谈会(宜宾会议),33家光伏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之道。
宜宾会议在前期会议基础上,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旨在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资本市场对限产协议的细则、额度分配及后续监督机制尤为关注,这些将直接影响盈利提升的确定性和幅度。多数光伏企业已达成共识,认为自愿减产、远离恶性竞争是全市场的一致预期。
尽管市场传言众多,但真正源自协会或有关部门的官方消息尚不多见。然而,通过减产限产等自律措施推动行业远离非理性竞争,已成为行业共识。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光伏行业自律座谈会频繁召开,几乎“一月一次”,包括在上海举行的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上海会议)及在北京成立的“光伏行业对外贸易企业自律委员会”(北京会议)。
从国内大型地面电站招投标价格的暂时止跌来看,行业自律已“初见成效”。然而,光伏企业的自律能否带来真正的改变、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如何有效监督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市场验证。行业自律的前提是,所有光伏企业需将此事视为“性命攸关”的重任。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及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等多位业界领袖纷纷发声,呼吁企业加强自律,形成合力应对共性困难。同时,也有企业代表对自律的可行性表示担忧,并强调降本需讲究科学性,不能无节制地降本降质。
有光伏企业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应惧怕“恶性竞争”,如马太效应所示,最终成本控制、服务意识、技术先进性更强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同时,行业内部的联盟和规则或许对光伏行业而言是好事,因为足够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内部规则。
(图片及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