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荆荆高铁开通运营,湖北成为第五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中部省份。高铁网络进一步完善,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加速先进生产要素流动和高效集聚。

12月8日上午10时40分,荆荆高铁首趟复兴号高铁动车组列车G6803次正式从荆门西站发车,沿江汉平原疾驰,最终抵达汉口站。荆州至荆门高铁的正式开通,标志着荆门正式迈入高铁时代。至此,湖北成为继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后,第五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中部省份。

荆荆高铁的运营,使得荆门西至荆州、汉口的最快旅行时间分别缩短至28分钟和1小时37分钟。自12月9日起,上海、广州也将新开至荆门的动车和高铁,全程仅需7小时左右,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宜荆荆”30分钟轨道交通圈形成

荆荆高铁北接荆门市,与沿江高铁、襄荆高铁相连,南达荆州市,通过汉宜铁路与武汉、宜昌相通,全长77.48公里,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全线共设荆门西站、沙洋西站、荆州站三站,其中荆门西站将成为沪渝蓉高铁、荆荆高铁、襄荆高铁的共用车站。

湖北铁路集团指出,荆荆高铁是湖北省全资建设的首条350公里时速高速铁路。该线路的开通,为构建宜昌-荆州-荆门30分钟“轨道交通圈”提供了坚实支撑,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完善鄂中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助力江汉平原经济腾飞、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日前批复的《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湖北将健全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网络,打造沿长江、汉江等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运输效能,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提高多式联运水平,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

国铁集团表示,荆荆高铁未来可通过襄阳至荆门高铁连通郑州至重庆高铁、武汉至西安高铁,区域路网地位显著。该线路开通后,荆门市接入全国高铁网,湖北中部地区铁路网布局进一步完善,将极大便利沿线民众出行,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对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具有积极意义。

荆门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荆荆高铁与沪渝蓉高铁武宜段、襄荆高铁在荆门交会,荆门将成为国家快速铁路客运大干线的节点城市和全省重要铁路枢纽城市,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格局。

上海广州直达荆门高铁开通

高铁疾驰,河流、桥梁、城市、乡村在眼前掠过。

“能坐高铁回家真好!”在武汉工作的荆门市民卢伟表示,高铁开通后,出行方式更多元,体验更舒适。荆门市沙洋县居民黄钧说,以后从沙洋到武汉只需一个多小时,为商务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钟祥蟠龙菜、荆沙甲鱼、京山桥米、漳河鱼糕等荆门美食,随着荆荆高铁的开通,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打卡。

铁路12306 App显示,12月9日起,多个一线城市将开行至荆门的高铁、动车。其中,上海与荆门将双向开行1对动车组列车,D4838次列车13:27从上海虹桥站发车,7个多小时后抵达荆门西站,最低票价433元。

广州与荆门也将双向对开1对高铁列车,G4552次列车06:32从广州南站发车,约7小时到达荆门西站,最低票价649元,比普通快速列车节省约7-9个小时。

高铁:一条线,亦是一张网

湖北在年初的全省高铁项目建设推进会上提出,到2025年,湖北高铁里程总数、时速350公里线路将分别位列全国第四和第五,高铁对湖北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将更加明显。湖北铁路集团也表示,正争取连续两年铁路项目投资突破200亿元。

除荆荆高铁外,湖北还在建设襄荆高铁、西十高铁湖北段、郑渝高铁宜昌至兴山联络线、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以及沿江高铁武宜、合武、宜涪段等铁路项目。此外,武汉枢纽直通线、花湖国际机场铁路联络线也于9月28日同步启动建设。

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加速,以武汉为核心的超“米”字型高铁枢纽网,以襄阳、宜昌为副中心的“多向放射型”高铁枢纽,以湖北其他市州为节点的“十”字型高铁枢纽正加速形成。

西十高铁湖北段“强电”工程已全面启动,有望在2026年具备通车条件,届时西安至武汉的铁路运行时间将由5小时缩短至2.5小时左右。合武高铁引入合肥枢纽项目首根工程桩已顺利开钻,标志着工程建设正式进入施工阶段。预计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通车后,武汉至合肥、南京、上海的时间将分别压缩至1小时、2小时、3小时左右。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秦尊文表示,高铁不仅是一条线,更是一张网。高等级高铁网络的建设,将放大湖北“九省通衢”的优势,加速先进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和高效集聚,转化为创新能力、人才集聚、产业发展优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