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粤港澳大湾区国资国企智库联盟在广州发布2024年研究成果,揭示大湾区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提出国资国企服务大湾区发展的新机遇与战略建议。

12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国资国企智库联盟在广州隆重举办了2024年研究成果发布会,吸引了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中央企业智库单位及地方国资委等50余家单位的积极参与。

本次发布会以“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国资国企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核心议题,并正式发布了《国资国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 年)》。该报告由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主导,携手各联盟成员单位共同精心编制。

报告揭示,粤港澳大湾区已构建了以交通运输、商业服务、金融服务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以及电子信息、装备和材料产业为支撑的先进制造集群。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的服务业占比均高达60%,其中,香港的金融业尤为突出,澳门则以博彩业为支柱,广州的贸易和租赁服务具有显著优势,深圳则在信息科技和金融领域表现抢眼。

佛山、惠州、中山、珠海、江门、东莞等城市的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产业占比超过40%。而肇庆作为第一产业占比最高的城市,其占比超过15%。

报告还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产业特色鲜明,深莞惠、广佛肇都市圈的产业协同效应尤为显著,相比之下,珠中江都市圈的产业协作水平稍显不足。珠海、中山、江门三市面临着产业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产业能级相近,缺乏基于本地特质的产业协作。

此外,报告强调,粤港澳大湾区航空枢纽缺乏有效的协同发展模式,广州、深圳、香港三大国际枢纽机场在空间距离、功能定位上相近,导致航线网络布局、空域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同质化竞争。

面对挑战,报告建议国资国企应聚焦前沿领域,加速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同时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在区域合作协同方面,国资国企应通过合资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强化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重要产业创新领域。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