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农民致富路越走越宽
AI导读: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改善,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还吸引了资本、项目和人才向农村流动,为农民群众致富增收拓宽了渠道,推动了乡村的全面振兴。
初冬时节,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的甘蓝和白菜迎来了丰收季节,产销两旺。车行在乡间小道上,满眼青翠欲滴的蔬菜连绵不绝,村民们熟练地采摘、装筐,一辆辆满载新鲜蔬菜的货车沿着新建的产业路,驶向全国乃至海外的蔬菜市场。
长约10公里的蔬菜长廊贯穿潘家湾村、肖家洲村、四邑村等村庄,这条依长江而建的产业路,不仅交通便利,更成为了嘉鱼蔬菜畅销全国乃至远销海外的桥梁。武深高速公路的贯穿,更是为嘉鱼蔬菜的出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肖家洲村57岁的村民叶祥松,是当地种菜的“老把式”。他感慨地说,随着家门前的路越修越好,自家的蔬菜也越来越好卖。每年8月开始育苗,10月还未完全成熟,就都被合作社介绍的客户预订一空。他深情地说:“路越修越好,收入越来越高,家门口的‘四好农村路’是通往幸福生活的致富路。”
为了保障蔬菜的快速运输,嘉鱼县交通运输局开通了集客货邮(游)于一体的蔬菜专线,配备了42辆纯电动公交车。这些公交车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更实现了蔬菜的快速运输,为嘉鱼蔬菜的畅销提供了有力保障。
肖家洲村村级路长、村党总支书记蔡建红见证了蔬菜基地从泥巴路到3.5米宽水泥路,再到双车道沥青路的变化。他自豪地说:“以前蔬菜要用拖拉机转运,一车最多运几百斤。现在货车直达田间地头,一车能运输几万公斤。周转费变成了纯收入,进了菜农的腰包。”
这只是我国农村公路在助力“三农”工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十年来,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超过250万公里,形成了县道沟通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抵田连户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这些公路不仅改善了农民的出行条件,更吸引了资本、项目和人才向农村流动,为农民群众致富增收拓宽了渠道。
在陕西省留坝县玉皇庙镇两河口村,游客们围炉而坐,享受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近年来,留坝县依托全长171公里的交通旅游环线,将公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土生土长的留坝人杨先生也看到了家乡的商机,决定回家创业。如今,他的咖啡店生意兴隆,一天销售额最多可达四五千元。
同样,在安徽省天长市长山村,初冬时节依然花木葱茏、干净整洁。柏玉春是长山村的村民,他曾在北京从事装修工作10年。看到家乡公路、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后,他毅然决定回家开了一家农家乐。如今,他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节假日最多能接待游客20多桌。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侯振兴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搭建了通村畅乡、连片成网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了普惠公平的农村运输服务体系。这些公路不仅改善了农民的出行条件,更成为了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人民网,有删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