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法院利用数字技术解决破产案件办理中参与成本高、参会率低等问题,通过网络债权人会议系统和破产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提升案件质效、降低办案成本,同时上线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服务”优化财产调查流程,助力企业克服财务困境。

过去,上海法院的破产案件办理过程中,法官们常接到债权人的疑虑电话:“我人在外地,参加债权人会议是否必须亲临现场?”“破产企业是否还有资产可分?我可不想差旅费花了,钱却没要回来。”这些问题反映了破产程序耗时长、参与成本高的现实困境,导致部分债权人望而却步,参会率低,进而影响了债权人会议的表决效率和破产程序的顺利推进。

针对这一难题,上海法院将数字技术与破产案件办理深度融合,为提升案件质效、降低办案成本提供了新路径。2019年10月28日,上海法院上线了网络债权人会议系统,债权人无需亲临现场,即可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会议、提问、审阅资料及表决方案,极大地提升了债权人的参与度和会议表决效率。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上海召开的网络债权人会议比例已接近100%。

一位破产管理人表示:“我们曾处理的一起破产案件涉及1663位债权人,传统方式下难以找到合适的会议场所,而网络债权人会议系统不仅节省了巨额的租金和安保费用,还大幅缩短了时间。”此外,上海法院还通过破产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实现了案件受理后即时摇号指定管理人并同步通知,有效缩短了破产案件的办理时间。

数字化办理不仅使案件全程可见可控,也便于法官对破产案件进行精细化管理。法官可以通过系统查阅案件进展,向管理人发出在线督促提醒。据上海高院商事庭负责人介绍,2023年上海法院破产案件的平均审理天数同比减少了100天,并计划在今年进一步降低办理时间。

在财产调查与接管方面,上海法院与公安、规资、市场监督等职能部门合作,依托“一网通办”平台上线了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服务”。管理人只需一次申请,即可在线获取破产企业在8个部门的12项信息,大幅减少了办理环节和纸质材料,累计办理时间减少了至少7个工作日。

此外,上海法院还研发了“企业涉诉信息澄清协同治理应用场景”,通过自动化采集和实时更新企业涉诉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精准的涉诉企业画像,帮助他们评估信贷风险。该场景自今年3月在市大数据中心上线以来,已为相关金融机构提供查询服务近2500次,帮助小微企业获得贷款逾10亿元。

上海法院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破产案件的办理效率和质量,还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克服财务困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