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建设进展显著,但仍需深化改革
AI导读:
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旗舰物种数量增长,生态系统多样性提升。但面临法规体系不全、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需深化改革,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
根据国家公园创建与设立程序,国家公园候选区的进展各异:部分已完成创建任务,等待设立;部分刚获批进入创建阶段;还有部分已提交创建申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欧阳志云在文章中透露了上述信息。他提到,《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计划至203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49个国家公园。目前,首批5个国家公园已正式设立,尚有44个待设立。欧阳志云表示,中国将加快国家公园的创建设立步伐,目标是在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2021年,中国正式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国家公园。次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从中选出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
欧阳志云指出,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是适应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对接国土空间治理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必要举措。数据显示,自国家公园试点探索到正式设立和全面发展,中国在国家公园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如藏羚羊增至7万多头,雪豹恢复至1200多只,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数量分别从试点初期的27只和42只增长至70只和80只左右,海南长臂猿的野外种群数量也从40年前的不到10只增长至42只。
此外,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也在稳步提升。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得到了整体保护,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保护,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被连通。
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近5万名社区居民被聘为生态管护员,并实施了包括野生动物损害全域保险、生态搬迁、入口社区和示范村屯建设在内的一批民生项目。
然而,欧阳志云也提到,国家公园建设仍面临法规体系不全、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他建议深化改革,包括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保护能力、建立社区发展机制等。
具体而言,他建议加快制定国家公园法,完善自然保护能力,科学有序推进调查监测,并进一步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感知系统建设。此外,他还建议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建立系统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研究中心发布的《国家公园绿皮书: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报告(2023~2024)》也指出,国家公园是一个复合系统,目前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初见成效,但仍需解决生态保护与社区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问题。
该报告建议,国家公园后续建设应在保障生态完整性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人地关系演化规律、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等,以实现国家公园区域系统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图片来源:国家公园风光图片)(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