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印发,对食品浪费问题作出进一步规定。方案旨在传承节俭美德,深化现代文明消费理念,为构建节约型社会提供政策支撑。全社会共同参与,强化餐饮浪费整治,推广先进经验和技术创新,共同营造节约粮食的良好风尚。

近日,我国正式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针对日益严峻的食品浪费问题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据报告显示,我国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高达22.7%,这一数据凸显了食品浪费问题的严重性。该方案的出台,不仅是对我国传统节俭美德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现代文明消费理念的深化,为构建节约型社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和行动指南。

在减少餐饮浪费方面,大力开展“光盘行动”被视为有效途径。餐饮服务经营者通过按需适量点餐提醒、明确标示菜品规格数量、推广小份餐品以及提示剩余食物打包等措施,不仅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更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这些举措促使餐饮企业优化菜品结构,提高服务质量,从源头上减少浪费。同时,网络平台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环保虚拟账户、节约积分、优惠券等方式激励消费者选择小份餐品,将节约理念融入日常消费,有效避免了盲目点餐导致的浪费。

曝光典型案例是强化餐饮浪费违法整治的重要手段。市场监管部门已陆续公布多批制止食品浪费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涉及设置过高起送价诱导超量点餐、未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以及拒不改正诱导超量点餐等行为。这些案例的公开曝光,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餐饮经营者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落实节约措施。同时,也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

在强化餐饮浪费违法整治的同时,各地还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技术创新成果。例如,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采用智能化点餐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实现精准配餐;支持研发和推广环保包装材料,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推广节能高效的厨房设备等。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有助于减少浪费,还推动了餐饮行业的整体发展。

节约粮食不仅是一项经济行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节约文化、弘扬节约美德,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拒绝铺张浪费,积极参与“光盘行动”。餐饮服务经营者也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共同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同时,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也应继续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方案得到有效落实,让节约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经济日报,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