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迎发展新机遇,政策助力突破短板
AI导读:
农业农村部发布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聚焦智慧农业发展。政策支持下,智慧农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千亿,但仍面临技术受制于人等短板。需加强技术研发创新与成果转化,完善产业支持政策,强化示范载体和平台建设。
农业农村部近期重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及《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双份文件均聚焦“智慧农业”,标志着农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迈入新阶段,成为激发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近年来,智慧育种、智慧种养、农产品智慧物流及全程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等创新实践层出不穷,现代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发展方式与业态创新全面铺开,为农业强国建设抢占战略高地。预计2024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00亿元。“空天地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日益成熟,环境传感器、卫星遥感、农业无人机、水肥一体化、北斗导航、设施园艺等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
智慧农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强有力支持。无人机飞防服务已成为多地植保服务的标配,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加强有效解决了小农户植保难题。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强调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助力农机节能减排,成为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一系列数字田园、智慧果园、数字牧场等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为农业绿色化、品牌化提供坚实保障。未来,随着更多新政策的出台,我国智慧农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智慧农业发展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户数字素养较低等短板。为此,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与成果转化,发挥涉农科技创新国家队引领作用,鼓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领军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同时,完善产业支持政策和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实施智慧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提升行动,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和成果转化。此外,还需强化智慧农业示范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化转型,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中心建设支持,鼓励智慧农业消费,探索产品认证和标签制度,促进农业旅游、创意农业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