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热衷设立产业基金,助力产业升级与资本运作
AI导读:
上市公司已成为设立产业基金的“主力军”,通过产业基金灵活开展资本运作与产业整合,激发资本市场活力,为PE/VC机构带来更多机会。同时,产业基金助力上市公司实现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上市公司正逐步成为设立产业基金的“领航者”。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今年A股上市公司参与设立的产业基金数量已超过260只,这一数据彰显了产业基金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领中资本管理合伙人、上海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理事长黄岩指出,上市公司通过设立产业基金,能够更灵活地进行资本运作与产业整合。这种模式不仅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和便捷的融资环境,还有助于激发资本市场的活力,为PE/VC等股权投资机构开辟更多机会。同时,产业基金使上市公司能够全面布局资本,挖掘并培育潜力企业,从而增强自身在产业中的竞争力。
11月末,片仔癀(600436.SH)发布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漳州片仔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其他多家公司共同设立福建片仔癀盈科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片仔癀投资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29000万元,占基金比例的29.00%。此次投资旨在为公司战略发展提供前瞻性布局,通过基金投资,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资源、管理及平台优势,加速医药产业聚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毕睿罡表示,上市公司热衷设立产业基金,是为了更明智地运用资金。通过并购实现做大做强,已成为上市公司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可以借此巩固核心业务,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或进入新兴领域。
黄岩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通过投资与主业相关或有上下游协同效应的产业基金,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提升整体竞争力。在主营业务遇到瓶颈时,投资产业基金能开拓新领域、挖掘新利润点,实现转型升级。此外,投资或参股产业基金还有助于获取潜在控股权,巩固产业链关键地位,为后续重组、并购等活动提前铺垫。
上海经邑产业数智研究院副院长沈佳庆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上市公司需要不断在“四新”领域实现突破。“上市公司+产业基金”的模式符合上市公司的战略发展意图,尤其是在主营业务增长放缓或面临市场饱和的情况下。
今年9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为上市公司参与产业基金提供了多方面政策支持。该政策优化了并购重组的相关规则,支持企业跨行业、跨领域发展,降低了借助产业基金开展投资与并购的成本,吸引了更多资本参与。
然而,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基金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黄岩认为,当前并购场景增多,可能引发潜在问题,如职业经理人市场供需不匹配、跨行业并购风险等。毕睿罡指出,产业基金运作中潜在风险主要在于不同投资方目标的冲突,这可能对基金的决策和运作带来挑战。沈佳庆建议,上市公司应先作为有限合伙人(LP)通过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的形式参与设立基金,明确控制权和管理权的分配,以避免决策效率低下或利益冲突。
考虑到产业基金运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黄岩建议上市公司应深入研究并购规划决策,评估风险并制定应对方案,在保障并购顺利推进的基础上,再对传统业务进行后续优化调整。同时,重视职业经理人的培养,以实现稳健发展与战略转型。
(图片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