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银预测中国2025年GDP增长4.8%,内需成主要动力
AI导读:
德银预测中国2025年GDP增长4.8%,2026年将增长4.6%。内需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影响有限,中国或继续加大政策调节力度。
近日,德意志银行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宏观经济2025年展望报告。该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GDP将增长4.8%,2026年将增长4.6%。特别是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有望实现5%以上的经济增长,随后将略有放缓至第四季度的4.3%。若2026年美国不再继续上调关税,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反弹。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指出,得益于中国果断采取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和扩大内需等措施,中国经济已呈现筑底企稳的态势,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增强。然而,2025年及未来的经济前景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房地产市场走势和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
自11月6日特朗普胜选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高,从最低103.34一度攀升至108.06。与此同时,欧盟、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及韩国等地区的汇率则面临巨大贬值压力。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备受市场关注。熊奕表示,尽管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贬值,但与其他全球主要币种相比,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相对稳定。德意志银行预测,至2025年中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约为7.5,美元相对走强,欧元兑美元或将触及平价。因此,人民币汇率表现有望优于或至少与欧元持平。
报告还指出,内需将成为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财政刺激和消费者信心复苏的背景下,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3.9个百分点升至2025年的5.1个百分点。受内需增强和财政刺激影响,通胀预计将温和回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也强调了提振内需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他认为,有必要尽快完成房地产行业的调整,这是影响中国消费信心的首要因素。同时,他建议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重新调整财政政策,从支持投资转向支持消费。
IMF在今年10月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4.8%和4.5%,比4月时的预测分别高出0.2和0.4个百分点。
此外,德意志银行认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负面影响可能较为有限。他们预测,美国对华关税上调将分阶段、渐进而行,以避免对美国自身经济增长和消费品价格造成影响。熊奕表示,中国对美出口的敞口已有所下降,同时贸易结构的调整将有助于减轻关税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基于上述因素,德意志银行预测,尽管2025-2026年间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约占GDP的0.5%,但贸易结构和汇率调整将有助于减少该影响。同时,他们预计美国自2026年起将不再进一步上调关税。
展望未来,熊奕表示,中国已释放强有力的宽松政策信号,预计明年3月将宣布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并设定4.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新一轮刺激措施可能包括增加政府直接支出、中小银行兼并重组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等政策。德意志银行预测,这将推动中国2025年名义GDP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
同时,德意志银行预计中国将继续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明年央行或将继续下调政策利率20个基点,并通过降准、购买国债和结构性贷款便利措施,进一步提高流动性,促进信贷增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