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三星电子与LG在韩国家电订阅市场展开激烈竞争,订阅制因低门槛和灵活付费模式受到年轻消费者追捧。中国企业需学习订阅制业务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以应对全球市场竞争。

12月初,三星电子在筹备近半年后正式推出了其家电订阅制服务,此举标志着它与同为韩国家电巨头的LG之间的市场争夺战正式打响。据LG披露的财务数据,其家电订阅服务的年销售额已达到万亿韩元级别(约合52亿元人民币)。随着这两大巨头的入场,韩国家电订阅市场正式迈入了大品牌激烈竞争的新阶段。

家电订阅制是一种创新的会员PaaS模式(Product as a Service,产品即服务),涵盖了家电产品的租赁/分期付款、维修、护理等一系列业务。相较于直接购买高昂的家电产品,订阅制因其低门槛体验和灵活的付费模式,受到了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消费者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享受高端前沿的产品,同时避免了高昂的一次性支出。

对于企业而言,订阅制的引入带来了多方面的优势。它不仅能够推动消费者接触最新产品,提升其购买欲和品牌忠诚度,还能够加快产品周转率,有效解决大件家电换新需求不振的问题。此外,在市场竞争中,订阅制也有助于缓解韩国品牌因平均产品单价较高而面临的价格战压力。

三星发布的订阅制细则显示,目前该服务支持的产品包括冰箱、电视、吸尘器、洗衣机等。用户可以获得一张最长有效期为5年且可中途取消的AI订阅俱乐部三星卡,以租赁/分期购买一款或多款家电产品及其配套服务。例如,其最新AI款Neo QLED电视,分期60个月付款后,消费者每月仅需支付约829.40元人民币即可获得该产品及配套服务。

作为三星AI订阅俱乐部的会员,用户还可以享受家电零配件购买折扣、入网折扣、免税店会员等其他优惠。而LG作为早在2009年就涉足净水器租赁行业的家电巨头,其订阅制服务更为丰富,涵盖了23种不同产品的租赁服务,并配套全屋设计、物流、B端服务等多个面向。

LG的订阅制业务为其贡献了1.13万亿韩元的收入(约合580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这一模式降低了消费者购入高端产品的门槛,提升了他们选购高科技附加值、品牌溢价产品的意愿,成为韩企在销售中行之有效的策略。同时,订阅制也大大提升了公司营收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带来更稳定的现金流,降低了库存积压的风险。

然而,家电订阅制并非没有挑战。它要求厂商在产品研发、技术更新周期以及服务配套上具备较高的能力。例如,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痛点开发新品,解决安装、维护、修理、回收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家电订阅制在韩国的成功也存在其特殊性。在中国市场,由于家电产品价格优势突出且市场充分竞争,大部分家庭都有能力购置成套家电产品,且家电回收不需要付出较高费用。

尽管如此,中国家电企业仍在探索类似订阅制的模式。例如,分期付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订阅制。但中国品牌当前的质保机制更倾向于在用户付费时一次性赠送或售卖保修服务,而非以订阅的方式提供维修。不过,利用AI功能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维系其长期订阅意愿,也是三星和LG在规划订阅制服务时的重要策略。

面对全球竞争,三星和LG两大韩企巨头对订阅制的规划显然不局限于韩国市场。他们希望在海外市场推广订阅制,以寻求更多增量来源。据韩国官方统计数据,其国内市场家电销售额持续下滑。在本土市场总额有限且不断下滑的背景下,两大巨头无疑希望通过订阅制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

作为当前韩国家电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凭借高质价比占据优势。这也是韩企试图对外输出订阅制的原因之一。然而,在全球消费降级的当下,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上升。家电订阅制虽然能够吸引对前沿科技有需求但消费能力对韩系产品存在一定门槛的用户群体,但中国产品在质价比方面的优势依旧较高。

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提升服务能力、推动服务型业务转化亦是中国制造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学习订阅制业务建设,降低海外消费者使用中国中高端家电产品的门槛,提高他们的使用体验和产品认知,是中国家电品牌出海的重要策略。同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也是中国家电品牌当前的重点方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