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紧迫性降低,褐皮书释放积极信号
AI导读:
在经济韧性、就业市场尚可、通胀压力降温的背景下,美联储降息紧迫性降低。最新褐皮书显示经济活动略有增长,企业对需求前景乐观。美联储官员暗示放缓降息步伐,但仍存降息可能性。
在经济持续展现韧性、就业市场保持稳定、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的背景下,美联储降息的紧迫性进一步降低。美国东部时间12月4日,美联储最新发布的褐皮书调查报告显示,11月经济活动略有增长,企业对未来需求前景的乐观情绪明显增强。
自10月初以来,美国大部分地区经济活动均出现小幅扩张。大多数地区报告的经济增长幅度虽不大,但有三个地区出现了“适度或温和”的增长,而另外两个地区则报告“持平或略有放缓”。通胀方面,整体保持温和态势,但部分地区的联系人指出,由于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实施新的关税政策,未来价格存在上涨风险。招聘活动依旧低迷,员工流动率低,裁员人数有限,企业联系人预计就业将保持稳定至温和增长。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分析指出,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的经济活动略有增长,反映出美国经济的韧性依然显著,这种韧性主要得益于消费端的稳定支撑和企业投资的部分复苏。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表示,当前经济强于美联储9月开始降息时的预期,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减少,通胀率略高,他暗示支持未来放缓降息步伐。
种种迹象表明,美联储接下来或将采取“间歇式降息”策略,单次大幅降息50个基点或连续降息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减小。褐皮书释放了相对积极的信号,经济、就业和通胀形势整体仍在可控范围内。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美联储褐皮书每年发布八次,涵盖全美12个联储区域的经济状况和前景。最新发布的褐皮书根据11月22日及之前的信息编制,传递出相对乐观的信号。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企业对前景更加乐观,消费者支出和商业投资可能进一步支撑经济活动的韧性。
经济方面,褐皮书指出“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活动略有上升”,较上一份报告更为积极。企业对未来几个月的需求上升表示乐观,大选不确定性的消除以及对特朗普友好商业政策的预期是重要的推动因素。通胀方面,报告中的增量表述不多,但已有部分地区的企业表示关税将对通胀构成巨大上行风险。就业方面,报告显示“各地区的就业水平持平或仅略有上升”,招聘活动受到抑制但裁员率也很低,入门级职位和技术工种的就业和工资增长强劲。
展望未来,李徽徽认为,经济韧性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有序放缓能否避免失业率急剧上升、通胀压力是否受控以及美联储政策对信贷市场的影响。尽管企业对需求前景更加乐观,但仍需警惕实际需求改善未必匹配预期增长的风险。整体来看,美国经济短期具备韧性,但在全球经济疲软背景下,仍需关注消费疲软及企业利润下滑的潜在压力。
鲍威尔在讲话中强调了“谨慎”行事的重要性。鉴于美国经济强劲,政策制定者在继续降息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谨慎。他没有透露是否支持本月降息,但表示货币政策表述偏中性,对美联储维持独立性有信心。
对于经济与货币政策,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尚未实现降低通胀的目标,但仍在取得进展。目前的经济形势比9月开始降息时要好,意味着美联储可以更缓慢地降息。他同时指出,美国就业人数良好,但低收入阶层面临压力。对于特朗普政策的影响,他表示美联储会针对关税想法建模、关注并评估。
其他美联储官员也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表示,在通胀仍高于目标且劳动力市场担忧有所缓解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可能需要放慢降息步伐。他未明确表示是否会在12月的会议上暂停降息,但表示具体时间将取决于经济情况。
尽管美联储官员纷纷暗示放缓降息步伐,但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12月4日美联储本月降息的概率进一步升至约80%。李徽徽分析称,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回升主要因近期经济数据表现疲弱,如11月ISM非制造业PMI和“小非农”数据不及预期。然而,市场预期的波动更多是基于短期数据的反应,并未充分考虑美联储的长期目标和政策连续性。
杨畅预计美联储12月或降息25个基点,并在明年放慢降息步伐。他认为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美国11月ISM服务业PMI下降且低于预期,显示服务业增长放缓;二是美联储其他官员在本周表态偏鸽,如理事沃勒和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均倾向于支持12月降息。
在12月利率决议前,美国还将公布两份重要的经济数据:12月6日的11月非农就业数据和12月11日的11月CPI数据。鉴于鲍威尔未能就12月降息与否给出明确信号,这两份数据的表现可能会最终决定美联储的决策。
在美联储是否会降息仍存疑之际,官员之间的分歧也愈发明显。李徽徽分析称,近期美联储内部“鹰鸽”分歧凸显,源于对政策效果及经济前景的不同判断。未来美联储官员们的分歧可能加剧,尤其在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但通胀回落幅度有限的背景下。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