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近期推出一揽子、综合性、靶向准的隐性债务化解政策,总规模达12万亿元,旨在大幅削减地方隐性债务总额,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并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 中国政府近期推出了一系列综合性、针对性强的隐性债务化解政策,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这一系列政策旨在大幅削减地方需在2028年前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降至2.3万亿元,从而显著减轻地方的债务压力。

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近日的一篇杂志文章中表示,这些政策不仅力度大,而且能够直接发挥作用,实现“一举两得”。一方面,它们能够解决地方的紧急债务问题,缓解当前的债务压力,并减少利息支出。另一方面,这些政策有助于地方资金链条的畅通,增强地方的发展动力。

蓝佛安强调,这一揽子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在化解债务方面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四个根本性转变。从应急处置向主动化解转变,从点状式“排雷”向整体性除险转变,从隐性债、法定债“双轨”管理向全部债务规范透明管理转变,以及从侧重于防风险向防风险与促发展并重的转变。

为了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财政部将与地方紧密合作,协同有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债券的发行和使用,尽早发挥政策和资金效益。目前,财政部已将新增的6万亿元债务额度分配给各地,并指导各地合理分配债券资金,明确发行和使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此外,中国还将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全口径监测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对新增隐性债务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将其作为“铁的纪律”,持续加强预算管理,确保地方政府投资项目依法合规进行。

在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方面,中国将结合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和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进展,加快推进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持续压减融资平台数量,降低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水平。目前,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工作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