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债券市场近期受内外因素影响出现“牛回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创历史新低。机构预测未来债券收益率下行是大势所趋,但交易员们对市场干预和政策预期保持警惕。

近期,中国债券市场在内外因素的交织影响下,突然出现了“牛回头”的现象。

12月5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度刷新历史新低,当日10年国债活跃券“24附息国债11”的收益率下降了0.25BP(基点),触及1.95%的水平。而在12月2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一举突破了2%的关键点位,这是之前市场多空双方激烈争夺的位置。

11月29日,《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议》的发布,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范畴,导致机构开始寻找替代投资品,进而引发了各期限存单利率的大幅下跌。AAA级同业存单利率在当日就下降了9BP至1.705%,并带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4BP至1.98%,创下了自2002年4月26日以来的新低。

某头部公募基金的货基投资经理表示,受“抢存单潮”及海外关税等消息的影响,整体利率债收益率呈现下行趋势,预计短期货基收益可能会下降20BP。他还指出,对于当前配置压力较大的机构而言,抢存单的现象仍将持续,但部分机构可能会选择等待年末的机会。若资金面出现扰动,可能会出现存单利率走高的配置机会。

展望未来,整体债券收益率下行仍是大势所趋。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会触及1.6%~1.8%的点位。然而,交易员们普遍表示,目前2%的攻守仍然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密切关注央行的口头干预或卖债行为,同时提防股市的分流效应,尤其是在年底政策预期即将明朗的时刻。

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被纳入自律管理后,同业存单和整体债券市场利率已经作出了明显反应。从9月时的一年期同业存单利率高达2%,到如今已经跌至1.77%,而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345%。两者的利差从当时的超过50BP降至40BP。

此外,机构“抢存单潮”不仅压低了银行间市场存单利率,还使得存单发行利率明显走低,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平衡状态。12月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的各种期限同业存单参考收益率普遍下行。目前,大行发行的1年期同业存单参考收益率最低已降至1.70%,而11月期间则为1.83%~1.89%。例如,12月4日,建设银行发行的两笔期限分别为1个月、3个月的同业存单,参考收益率分别为1.6%、1.63%。

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指出,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规范了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定价行为,预计将使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全面降至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及以下,当前定价区间为0~1.5%。这将大幅压缩一般存款与非银同业存款的套利空间。

据测算,截至今年10月末,金融机构非银同业存款余额达到31.2万亿元,其中非银同业活期存款规模或达15万亿元。细分来看,预计当前股票及期货保证金存款规模约为5万亿元,三季度全市场公募基金持仓银行存款合计7.31万亿元,银行理财持有的银行存款规模或达8.2万亿元。

廖志明认为,定价规范对现金类产品影响显著。现金管理类理财及货币基金监管规定基本一致,投资流动性受限资产不能超过产品资产净值的10%。本次规范后,非银同业定期存款被视为流动性受限资产,现金类产品投资比例不能超过10%。同时,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预计将全面下降至1.5%及以下,这将带动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显著下行。货币基金费前收益率降幅或达30BP,降费压力上升。现金类产品收益率大幅下降将缓解银行个人活期存款的流失压力,预计现金类产品规模增长将明显放缓。

多位公募基金、理财公司的投研人员也表示,预计整体货基收益将下行30BP。此外,明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概率将继续下调,产品收益也将继续下行。

从业者普遍认为,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规范对债市利好明显,将继续带动短端利率下行,降低债券投资加杠杆的成本。现金类产品及固收类理财将继续提升债券投资占比。同时,定价规范将显著降低现金类产品收益率,被动提升债基及固收类理财的吸引力。此外,这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相对提升债券配置价值。

随着存单利率的下行,自11月中旬以来,长端利率经历了一轮快速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本周最终强势突破2%,并创下多年新低。机构已将下一个阶段性目标位设定在1.8%,而对2025年的普遍预测区间则为1.6%~2%。

对于近期长端利率快速下行的原因,招银理财分析称,一方面,再融资债供给压力平稳度过,短期利空出尽,部分交易盘抢跑年末行情;另一方面,非银同业存款利率纳入自律机制管理,直接利好短端利率,比价效应下广谱利率下行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南银理财研究部负责人王强松表示,当前基本面数据好坏参半,但市场对经济和政策预期有所降温。叠加央行宽货币配合宽财政的政策,债市启动抢跑行情,资金已经开始透支年底降准等货币宽松预期。

具体而言,目前长债可继续持仓观望,降准降息举措落地前会相对安全。卖方普遍预期2025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能到1.8%附近,并关注短期能否持续下破2%的关键点位。此外,存单等短久期资产利率仍有下降空间,可先增持;虽然目前信用债的绝对点位不高,但1~3年期信用利差在60%以上分位数,信用债的“资产荒”并未结束,年底仍需增配为开年做准备。

从宏观数据来看,11月制造业PMI为50.3%,高于荣枯线,供需分项指标均有改善,表明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暖。然而,商务活动、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景气度均偏弱,其中建筑业景气度罕见地低于荣枯线。建筑业新订单少、投入品价格跌、从业人员指标弱,显示出建筑业仍面临下行压力。

此外,最为关键的地产数据仍待企稳。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1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9.5%,而30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为18.5%。销售额下降而销售面积增长,可能是地产销量区域分化、房企以价换量导致的。

年底增量政策也备受市场关注。尽管债市“牛回头”,但交易员的警惕情绪并未消散。毕竟三季度以来,央行的口头、行动干预以及股市分流效应一度导致债基暴跌。

多名债券投资经理和交易员表示,周二(12月3日)债券收益率回升,似乎感受到市场上有一股卖压。未来央行可能会在公开市场卖出国债,以避免收益率过快下行和市场投机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外部关税风险和喜忧参半的经济、盈利数据,当前A股表现并不算弱,这与政策预期不无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时间通常是在每年12月10日左右,这是一个为来年政策定基调的重要会议。当前国内外投资者再度将目光聚焦在年底的政策预期上。

摩根士丹利表示,虽然政策规模和组合的具体数字和细节通常需要等到来年,甚至有时要等到3月份两会正式开启时才能被完全知晓,但考虑到当前的市场环境和国际形势,相信决策层会做好预期引导,这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

该机构还解释称,从关税到地缘政治的一系列紧张局势都产生了负面溢出效应。做好预期引导将有助于企业提前规划,应对可能的挑战。各大机构预计,从财政赤字扩张的力度来看,明年官方预算赤字率大概会在3.5%到4%之间,比今年略有扩张。如果赤字率能达到4%甚至更高,那将是重要的信号,意味着政策制定者正在打破过去几十年坚守的3%上下的赤字率思维定式,这将是利好消息。

施罗德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单坤表示,整体来看,“债牛”仍在持续。但由于股债跷跷板效应加强,叠加债券供给增加、年底资金面扰动的外部影响,更倾向于以短久期信用债为基础配置。短端利率受益于12月可能出现的降准政策,而长债则更易受到市场扰动的影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