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揽子增量政策提振经济,化债方案成重头戏
AI导读:
自三季度末以来,中国政府针对消费、房地产、资本市场及债务化解等核心问题推出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经济。其中,“6+4+2”化债方案成为今年增量政策的重头戏,将有力推动地方债务化解。整体来看,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
新华财经北京12月5日电(王菁)自三季度末以来,中国政府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问题,如消费、房地产、资本市场及债务化解等,推出了一系列增量政策。这些政策与经济基本面及运行特征紧密相关,有效提振了经济,推动了经济增长积极因素的持续增加。
12月5日,中诚信国际在上海举办了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与投资人服务大会。会上,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发表了题为《政策调整下的中国经济》的主旨演讲,深入剖析了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五大转变。
袁海霞指出,本轮政策调整更加注重防风险与促发展的平衡,政策基调已从“保持定力”转向“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政策之间的一致性、协同性显著加强,特别是在积极财政与宽松货币政策的配合上。此外,政策还更加注重合成效应,通过“一揽子”政策的集中推出,形成政策合力。同时,政策直接作用于居民、企业、政府三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并加强预期管理,减少市场波动,提高政策效果。
袁海霞特别强调了今年增量政策的“重头戏”——“6+4+2”化债方案。这一方案力度大、靶向准、思路新,将有力推动地方债务化解。她指出,当前化债工作思路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政策基调由“化债中发展”转向“发展中化债”。这一转变体现了推动深层次体制变革、地方行为模式与激励体系根本性改变的决心。同时,政策更加强调底线原则,对隐性债务零容忍,并加强多方监管与风险防范。
袁海霞还表示,当前地方债务风险的核心在于流动性问题。通过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及城投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降低付息成本,提振市场信心。整体来看,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生产、商品消费、投资等宏观数据边际改善,资产价格显著上行,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度上升。
从先行指标来看,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回升,反映内外需的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均出现回升。同时,资金活化程度也有所改善。展望后续,袁海霞认为,伴随政策效应加快释放,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回升,今年实现“保五”目标有增量支撑。未来政策窗口期仍在延续,短期内依然会对市场预期形成积极的调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