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加强债券市场监管,设立自律调查二部。江苏四家农商行因债券交易内控管理不健全、激励过度导致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被查。今年投资收益大幅增长,但多家农商行已降低投资规模以应对潜在风险。

12月4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宣布在11月26日以通讯方式召开了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设立自律调查二部的议案,此举标志着债券市场监管的再次升级。

就在公告发布前两天,交易商协会通报了对江苏四家农商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江南农商行、昆山农商行)的自律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这四家银行在债券交易内控管理上存在明显缺陷,具体表现为对交易员激励过度,导致部分交易涉及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

时代周报记者试图联系上述四家银行进行采访,但常熟银行表示不了解相关情况,暂不接受采访;江南农商行则未予置评。

尽管面临监管调查,这四家农商行今年的投资收益却实现了大幅增长。常熟银行和苏农银行作为在A股上市的江苏地区农商行,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投资收益成为带动营收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相较于6月末,两家银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均大幅下降。

交易商协会的调查指出,四家农商行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中涉嫌操纵市场价格、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交易商协会已对上述四家机构启动自律调查,并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自律规则予以自律处分并移送相关部门。

债市利益输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后果往往相当严重。近年来,针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各类违规行为,交易商协会在央行指导下采取了严格的监督措施。2023年全年,协会共对52家机构立案调查,作出自律处分121家(人)次,涉及61家机构和60名责任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交易商协会已设立自律调查部,时隔一年,又设立自律调查二部,进一步加强了对银行间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自律调查力度。

在“债牛”行情下,不少银行增加了对债券等金融资产的配置,推动投资收益大幅增长。然而,随着监管的加强,多家农商行已经主动降低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以应对潜在的风险。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指出,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对安全资产需求增加,导致部分银行热衷买国债。然而,他也强调,若债券价格调整,或将面临投资浮亏、资产减值甚至期限错配、流动性风险等。

(图片及文章来源: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