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2月3日,人民币汇率走低,贬值幅度加大。分析指出,贬值原因复杂,包括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复苏弱于预期及市场收益率下行等。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等操作提升市场流动性,同时非银同业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我国经济已出现底部复苏迹象,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将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12月3日早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31关口,盘中最高达到7.3148,较日内最低点跌幅超过300个基点;当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亦走低,盘中接近7.30关口,日内下跌逾200个基点,最高触及7.2970。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定为7.1996,较前一交易日贬值131个基点。

近期两日,人民币贬值幅度显著增大,但美元指数的涨幅却相对有限。自11月22日突破108.1104后,美元总体呈现下行趋势。

分析指出,人民币近期下滑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加征关税可能进一步影响进口,以及国内经济复苏弱于预期等因素。此外,更为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年底市场收益率的持续下行。12月1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做多情绪高涨,各期限债券收益率普遍走低。

具体数据显示,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降3.75个基点至2.1650%,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降4.4个基点至1.9810%。12月2日,长债利率继续下行并跌破2%关口,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收益率下降5个基点至1.98%,盘中最低报1.9775%,创下历史新低。此外,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23”收益率也下行4个基点至2.18%。这可能与市场对降准预期的持续升温以及短期市场流动性宽松有关。

流动性宽松的背后是央行的积极操作。11月29日,央行宣布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这是央行连续第二个月开展此类操作,且操作量有所提升。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央行实现了债券押品的过户,有助于提升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此外,11月29日,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了《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要求将非银同业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并于2024年12月1日起生效。该倡议旨在降低非银机构存款利率,缓解银行息差收窄压力,消除“利率高地”,提高交易结算效率。

尽管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但我国经济已出现底部复苏迹象。2024年10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环比提升1.6个百分点;11月制造业PMI为50.3%,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供需两端均有回升。此外,房地产市场也出现回暖迹象。

因此,人民币汇率承压的原因并非完全与我国经济基本面相关,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负责人刘晔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并强化预期引导,防止外汇市场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

展望未来,短期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取决于美国通胀预期的变化以及一揽子政策实施后经济复苏的稳定性。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