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过去一个月,债市收益率震荡下行,但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年末机构投资者配置需求上升,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但未来走势受宏观政策、经济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影响。

过去一个月,债市收益率呈现震荡下行趋势。12月2日,关键10年期国债活跃券种“240011”的利率早盘跌破2%的重要心理关口,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同日,10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也跌破2%的关口,具体数值为1.981%,相比11月初下降了约16个基点。尽管短期内债市表现强势,但从综合“多空”因素来看,国债收益率的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往年临近年末,部分机构投资者为了进行跨年配置布局,会提前调整投资组合,增加债券等在未来一年内能提供稳定利息收入的资产配置,以准备下一年的投资活动。这种无风险资产需求的上升,推动了年末国债收益率的下行。

此外,年末债市总体预期的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国债等固收类资产的投资吸引力相对提升。一方面,自11月以来,市场利率整体在政策利率附近波动,政府债的集中发行并未显著扰动资金面,这得益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如买断式逆回购、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以及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政策工具,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受偏宽松的资金面以及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规范同业活期存款定价的影响,部分原有的同业活期存款转向国债等利率债品种配置,这进一步推动了利率债收益率的普遍下行。

长期国债收益率作为市场对经济长期增速和通胀预期的反映,受宏观政策取向的影响较大。目前,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效能正在进一步释放,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市场对明年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力度的预期尚存在不确定性。

在当前国债收益率已处于低位的情况下,我们应更加关注债市反转的利空因素。随着年末资金大规模配置利率债的完成,机构资金后续的配置需求动能预计将边际减弱。同时,自9月底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以来,10月和11月的多项经济指标均有所好转,显示出增量政策正在发挥积极作用。新的一年里,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和更加有力的财政政策将继续为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支撑,推动经济稳健向好。

因此,从综合因素来看,国债收益率不存在单边持续明显下行的基础。未来,债市“多空”因素将交织博弈,长期国债收益率与未来经济向好的态势预计将更加匹配。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图片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