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岚湖基金管理合伙人廖韬在论坛表示,中国信用债市场凭借低违约率与广阔容量,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实现风险分散与收益稳健的重要工具,并建议投资者优选高流动性品种,适当配置海外债券增厚收益。

12月1日,在“重构与机遇——2024海外投资发展论坛”上,岚湖基金管理合伙人、基金经理廖韬发表演讲。他指出,在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信用债市场凭借其低违约率和庞大的市场规模,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实现风险分散和稳健收益的重要选择。

廖韬强调,岚湖基金专注于固定收益领域,特别是信用债投资,旨在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他提到,把控信用风险是投资信用债的核心,这需要对发行主体的基本面、经营情况、股权结构及外部融资能力进行深入考察。对于流动性较差、债务压力较大的企业,其信用风险更高,融资成本也会上升,通常只能发行短期债券,这类债券虽然收益率较高,但风险较大,不适合稳健型投资者。而资质优秀、流动性充足的企业发行的债券,其利率较低,投资价值相对有限。因此,投资者需要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优选流动性好、违约风险低的信用债品种。

廖韬进一步指出,中国信用债市场整体违约率极低,投资空间广阔。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信用债市场的违约率远低于国际水平。其中,国有企业发行的债券占比高达98%,过去30年中,国有企业债券的违约率仅为0.12%,即便将所有非国有企业债券纳入统计,整体违约率也仅有0.5%左右。这使得中国信用债成为机构投资者稳健配置的首选。

此外,廖韬还提到,中国债券市场正进入低收益率周期,这对债券管理人提出了新的挑战。自2022年起,中美利差出现倒挂,导致国内债券收益率持续走低。未来,地缘局势紧张和美联储政策变动可能会推高通胀预期,经济进一步修复也需时间,中国可能维持低利率,甚至有进一步降准的空间。因此,他建议投资者通过适当配置海外债券来增厚整体收益。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不仅为国内机构提供了广泛的投资机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机构参与。随着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开放与创新,未来海外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国内机构出海都将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发展。从我国财政部在中东地区发行美元计价的国债受欢迎的情况来看,未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将持续增加对中国信用的配置。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