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波动加剧,是“短跑”还是“马拉松”?
AI导读:
近期A股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纷纷陷入自我怀疑。本文分析了市场变化的深层原因,包括经济稳步改善与外部预期不一、外部因素放大波动及市场进入政策空窗期等,并认为市场更像一场考验坚持和耐力的“马拉松”。同时,给出了投资者如何准备“马拉松”的建议。
最近市场波动加剧,引发了广泛讨论,特别是关于A股市场的未来走势,投资者纷纷陷入自我怀疑,热搜上甚至出现了“这轮行情是否已结束”的疑问。
市场的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源于近期资金面、市场预期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是预示着行情的终结,还是新阶段的开始,目前尚难定论。
一、市场变化的深层解读
要判断当前行情是“短跑冲刺”还是“马拉松持久战”,需先了解市场背后的变化:
1. 经济稳步改善与外部预期不一
10月份,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显著改善,税收收入转正,财政支出实现两位数增长,产需两端均明显回暖。中信证券预计,四季度广义财政支出将迎来高峰期,可能带动经济数据延续较好态势。但考虑到2025年外部环境压力,如特朗普政府潜在的关税加征,市场对明年基本面预期尚未达成一致。
2. 外部因素放大波动,国内已有所准备
特朗普连任后,市场对“特朗普2.0”贸易政策担忧加剧。但中信证券认为,关税政策实施时点可能较晚,且中国企业出海模式不易受根本性破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欧盟的经贸关系深化也有助于分散风险。因此,尽管外部因素放大了市场波动,但国内微观主体已有一定经验和准备。
3. 市场进入政策空窗期,待共识凝聚
新一轮化债政策实施后,市场进入政策空窗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了地方政府债务清偿计划,有助于减轻财政压力、提升企业信心。但市场对房价和社融稳定仍持观望态度,等待新增社融增速回升的明确信号。因此,12月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凝聚市场共识上尤为重要。
综合以上三点,当前市场确实发生了变化,短期需慎重对待波动,但中期不必过于悲观。
二、市场更像“马拉松”
A股市场与其说是“短跑”,不如说是“马拉松”。看似短期的脉冲式行情,实则经历长时间的拉扯和准备。
当前市场波动主要受外部影响,但从根本上看,可能是市场的定价主力正在切换。10月中下旬以来,机构资金转向流出,散户资金活跃。海通证券认为,这是市场微观流动性出现阶段性再平衡的表现。当前市场的定价主力正处于从个人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切换的阶段。
此外,散户交易情绪和杠杆资金也开始降温,导致市场微观流动性进一步紧张。中信证券认为,这提升了机构投资者的定价能力。随着12月政策共识重新凝聚,基本面预期稳定后,机构资金活跃度或有望提升。
因此,市场看起来正在起起落落,实则正处于定价主力切换、政策空窗期等复杂阶段。这更像是一场考验坚持和耐力的“马拉松”。
三、如何准备“马拉松”
在市场变化的情况下,投资者应如何准备“马拉松”呢?
1. 跟随定价主力布局
中信证券建议,多关注机构投资者关心的“房价”和“社融”。当前可关注低估值顺周期品种,如铝、铜、国有大行等。待价格信号拐点明确后,可逐步关注绩优成长板块和消费内需板块。
2. 跟随主线布局
海通证券认为,科技制造和中高端制造领域因其更优的基本面而成为市场焦点。科技制造领域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双重利好;中高端制造领域则因供给优势和外部需求韧性保持行业景气度。
3. 跟随一致性预期布局
近期“新半军”(新能源、半导体、军工)表现偏强,投资者关注度明显提升。兴业证券认为,“新半军”关注度提升反映出市场对明年其实现困境反转的预期在不断强化。因此,投资者可关注这一方向。
投资本身就是一场马拉松,只有拿出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去面对时,才能看到真正的行情。
(文章来源:诺安基金;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138)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