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主板上市规则重大调整,严把IPO入口关
AI导读:
沪深交易所发布主板上市规则重大调整,涉及多套上市标准,旨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资本市场功能。同时,严把IPO入口关,压实各方责任,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沪深主板上市规则迎来重大调整
近期,沪深交易所发布了主板上市规则的重要修订,旨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资本市场功能。此次调整涉及多套上市标准,具体变化如下:
第一套标准中,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由1.5亿元提升至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则由6000万元增至1亿元。同时,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从1亿元提高至2亿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从10亿元提升至15亿元。
第二套标准方面,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的要求未变,但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由1.5亿元提升至2.5亿元,进一步强调了大盘蓝筹的定位。
第三套标准中,预计市值由80亿元提高至10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由8亿元提高至10亿元,旨在强化行业代表性。
此外,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强调了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的重要性,沪深北交易所已就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业务规则修订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
作为全面注册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不同板块均对板块定位作出了明确规定。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创业板和科创板则分别聚焦于创新企业和“硬科技”企业。
业内专家表示,此次主板上市标准调整幅度较大,尤其是第一套指标接近翻倍,这将有利于相关优质企业申报主板上市,并突显主板大盘蓝筹的底色。同时,沪深交易所已充分考虑对当前主板在审企业的影响,修订后的主板上市条件将自新上市规则发布之日起实施。
在北交所方面,也完善了发行审核相关规定,对于不符合市场定位和产业政策的,北交所可终止审核。此外,还加强了信息披露监管,优化了审核程序要求。
证监会还就《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的修订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进一步提高科创板申报企业的科技含量。新修订的评价指引适度上调了研发投入、发明专利、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等三项关键指标。
创业板方面,深交所也同步完善了创业板定位相关要求,适度提高了反映创新企业成长性的相关指标,以支持更多优质企业上市。
为严把IPO“入口关”,沪深北交易所还突出了“强本强基”和“严监严管”,着力压实各方责任,包括发行人等的申报责任、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以及交易所的审核主体责任。
(图片来源:上海证券报相关报道截图,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