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招商银行等银行业正普遍加大高成本存款或存单的压降力度,以应对净息差收窄压力。多家银行已停止新发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额度,并计划持续优化资产结构以应对挑战。

在招商银行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行长王良透露,为响应董事会过紧日子的要求,该行正通过降本增效措施促进收入增长,并已停止新发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额度。这一举措反映了银行业正普遍加大高成本存款或存单的压降力度。

当前,客户存款意愿强烈,银行流动性充裕,但资产端投放相对乏力。因此,压降成本较高的中长期定期存款或存单成为银行管理净息差的有效手段。然而,业内人士指出,银行会根据流动性状况和资产负债结构动态调整压降力度,未来资产端投放需求扩大时,可能会增加中长期存款或存单的发行。

多家银行已采取行动,不再新增大额存单额度。招商银行北京地区某支行理财经理表示,从今年初开始,三年期大额存单已无额度,五年期大额存单自去年11月底起已无额度。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也表示,从去年开始已无大额存单额度,目前仅有定期存款。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仍有额度的大额存单利率相较定期存款并无优势,甚至出现利率倒挂现象。例如,工商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与普通定期存款相同,而平安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低于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压缩资金成本以应对净息差收窄压力是银行暂停新增大额存单额度的主要原因。同时,多位银行高管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强净息差管控,持续推动负债成本下降,优化资产结构以应对压力。

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表示,将持续推动负债成本下降,加大场景获客力度,促进低成本结算类资金占比不断上升。同时,将对高成本存款进行压降,包括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三年期以上大额存单等。

民生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李彬则表示,将持续优化资产结构,通过一体化经营强化差异化竞争,以战略客户带动中小、小微等重点领域贷款高质量增长,同时加大零售贷款投放,提升资产收益率。

在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银行需要平衡负债成本与资产收益,以确保稳健经营。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可能会根据需求调整存款和存单政策,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并维护自身利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