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倡议禁止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AI导读:
近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发倡议,严禁通过事前承诺、到期手工补付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要求或自律上限,要求银行立即开展自查,并于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以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获悉,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已下发《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该倡议得到了多位银行人士的确认,他们均表示已收到了相关通知。
该《倡议》明确指出,严禁通过事前承诺、到期手工补付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要求或自律上限。银行应立即停止任何形式的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行为,并对已违规作出的补息承诺,在付息日一律不得支付。银行需在2024年4月底前完成相关整改工作。
《倡议》强调,部分银行通过手工补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承诺并支付高息,这不仅削弱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效果,还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影响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手工补息原本是业务操作失误的勘误环节,但不应被异化为绕开内部定价授权、实施变相利率补贴的违规行为。
银行应建立手工补息的有效管理制度,明确审批要件和流程,并将审批权限上收至一级分行或更高层级。同时,银行应压实业务条线、风险控制、营运及账簿管理等部门的责任,对倡议发布后仍违规补息的责任人员予以严肃处理。此外,银行还应严格规范存款利率授权管理,确保利率定价、利息支付、核算统计等工作合规有序,将手工补息纳入监测管理范围,完善系统建设,确保补息可追溯至相应单笔业务。
对于银行高息揽储的动力,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尽管存款总量不少,增速较快,但单家机构仍面临市场占比的问题。在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的驱使下,一些银行仍看重存款业务的增长速度、规模和占比,希望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然而,息差压力难以有效传导到银行分支机构和基层员工,导致各种形式的高息揽储现象屡禁不止。
此外,某银行人士表示,部分存款产品今年陆续集中到期,如果按照挂牌利率,若同业有利率较高的产品,自家银行没有,那么到期续做的压力就会比较大。当前,存款定期化趋势愈发明显,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更高的负债成本。除了下调存款利率之外,商业银行还应减少对存款的利息补贴以及利息之外的费用,进一步压降存款的隐性成本。
董希淼建议,商业银行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不追求简单的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而应转变为“能放多少贷款,就吸收多少存款”的理性发展方式。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银行普遍面临存款负债压力大的情况,变相高息揽储不利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稳定,也会增大银行净息差压力。因此,应引导金融机构维护正常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在提升经营效率与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方面多下功夫。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