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头部券商中信证券对投行股权业务人员进行大规模调岗,以应对IPO降速后的人员成本压力。多家券商投行业务收入下滑,面临人员调整。2023年投行业务利润正增长券商仅2家,IPO发行节奏趋缓。

近期,头部券商投行部门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人员调整。4月7日,市场传出消息称,中信证券(600030.SH,06030.HK)对超过100名总部投行股权业务员工进行了岗位调动,旨在应对IPO降速后的人员成本压力。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知情人士处证实了这一消息。行业专家指出,随着监管层对一二级市场平衡的统筹调整,IPO节奏的阶段性收紧导致项目难以推进,券商不得不重新审视人员成本。

2023年8月,证监会为应对市场形势,完善了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包括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以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平衡。这一政策调整直接影响了券商投行业务。

面对IPO业务的“寒冬”,券商投行部门人员面临重新配置。多家券商表示,由于投行业务收入普遍下滑,他们正在考虑调整人员结构,包括调岗和裁员。华北某券商人士透露,部分券商选择将投行人员调岗留用,以备项目恢复时能够迅速跟进。

同时,大型券商因业务线齐全,除股权业务外,并购、债券等其他业务仍在发展,为投行人员提供了更多转岗机会。此外,沪上某券商人士表示,为了应对业务暂停或项目停滞的情况,一些券商也会采取暂时调岗或安置项目团队的做法。

人才方面,投行部门人才多为校招培养,经过长时间历练,业务熟练度高。然而,面对投行业务的严峻形势,实力强且业务线齐全的券商能够稳住阵脚,而一些情况不乐观的券商则选择了裁员。

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已披露2023年年报的21家券商中,19家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出现负增长,同比降幅超过10%的更是多达17家。同时,去年投行业务利润能够实现正增长的也仅有2家。

进入2024年,IPO发行节奏依然趋缓。一季度数据显示,首发上市公司数量、募资额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IPO终止数量则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