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商银行发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430.7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0.8%,但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增长显著,不良率攀升至2.45%。

3月27日晚间,工商银行正式揭晓了2023年度的经营“成绩单”。

回顾2023年全年,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共计8430.70亿元,同比略降3.7%。尽管如此,其净利润仍实现了稳健增长,达到3651.16亿元,较上年增加了30.06亿元,增幅为0.8%。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在2023年末的个人不良贷款规模达到了607.57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12.02亿元。其中,个人住房不良贷款增加了24.33亿元;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的增长更为显著,增加了51.79亿元,不良率也攀升了0.63个百分点,达到2.45%。

利息净收入下滑5.3%

在工商银行的2023年度业绩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至8430.70亿元。这一变化主要归因于利息净收入的减少,尽管非利息净收入有所增长。

具体数据显示,工商银行2023年的利息净收入为6550.13亿元,较上年减少了369.72亿元,降幅达到5.3%,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7.7%。与此同时,利息收入增至14050.39亿元,同比增长9.9%;而利息支出则大幅增长至7500.26亿元,同比增长27.8%。

工商银行在年报中解释称,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存款期限结构变动等多重因素影响,2023年的净利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1.41%和1.61%,均比上年下降了31个基点。

在另一方面,工商银行2023年的非利息收入实现了1880.57亿元,同比增长2.3%,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2.3%。

这其中包括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93.57亿元,同比下降7.7%;而其他非利息收益则达到687.00亿元,同比增长26.2%。

对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下滑,工商银行在年报中指出,这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波动、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对公理财、资产托管等业务收入减少;同时,担保及承诺业务费率下降,也导致了相关收入的减少。

据蓝鲸财经记者观察,该行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对公理财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6.9%。

信用卡透支不良率攀升0.63%

在资产质量方面,工商银行2023年的不良率较年初进一步下降了2BP至1.36%。同时,贷款拨备余额增至7564亿元,较年初增加了836亿元;贷款拨备率保持在2.90%,与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则提高至213.97%,较年初增加了4.5个百分点。

然而,从结构上来看,2023年末该行的个人不良贷款规模达到了607.57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12.02亿元,不良贷款率也上升了0.10个百分点至0.70%。相比之下,公司类不良贷款规模达到2927.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1.30亿元,但不良贷款率下降了0.15个百分点至1.81%。

据蓝鲸财经记者进一步观察,在个人贷款中,截至2023年末,该行的个人住房不良贷款较2022年增长了24.33亿元,不良率也微升至0.44%;而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的增长更为显著,较2022年末增加了51.79亿元至169.01亿元,不良率也攀升了0.63个百分点至2.45%。

此外,在资本充足率方面,工商银行2023年的三项指标均有所下降。截至2023年末,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72%、15.17%和19.10%,分别较2022年末下降了0.32、0.47和0.16个百分点。

在同一天晚间,工商银行还发布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公告显示,该行2023年度普通股预计派息总额约为1092.03亿元人民币,即每10股税前分红3.064元人民币。这一分红总额较上年增加了10.34亿元,增幅为1.0%,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0.0%,占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1.3%。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