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融券“T+1”实施两日:融券余额显著下降,机构运行平稳
AI导读:
转融券“T+1”制度实施两日,融券余额显著下降近30%,市场对新规逐步适应。机构方面,多家券商系统运行正常,为新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整体市场稳定性有望提高。
转融券“T+1”制度自3月18日正式实施以来,已平稳运行两个交易日。这一新规对市场及机构层面的影响逐渐显现。
市场层面,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证金融)官网数据显示,新规实施首日,转融券期末余额即降至575.64亿元,次日进一步降至562.71亿元。与此同时,A股融券余额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从2月初的近600亿元降至3月19日的424.11亿元,降幅近30%。这一变化反映出市场对新规的逐步适应。
沪上某私募基金负责人表示,随着融券效率被限制,叠加投资者习惯新规则需要时间,短期内融券余额的下降在情理之中。未来,随着市场对融券业务加强监管的逐渐适应,融券余额将逐渐趋于稳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规将降低A股做空动能,有助于降低新股上市前几个交易日的波动性。从资本市场制度完善的层面来看,这是投资者对公平交易呼吁的积极响应。整体而言,“T+1”制度有助于降低A股市场的短期波动,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并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价值投资,减少投机行为。
转融券业务是指中证金融将自有或依法筹集的证券出借给证券公司,由证券公司提供给客户供其融券卖出。原先,机构投资者可以在同一交易日内进行融券并卖出,即“T+0”机制。为加强融券业务监管,证监会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调整为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即“T+1”机制。
新规实施后,转融券融出量和期末余额均呈现下降趋势。同时,随着转融券存量逐步了结,A股融券余额也明显下降。Wind数据显示,自2月6日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后,转融券余额已连破三个整数关口。
机构方面,多家受访券商表示,此前公司已对相关的业务系统进行了多次测试并完成了系统升级,对业务规则和业务流程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新规实施后,系统运行正常。例如,中泰证券和广发证券均表示,公司已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业务平稳运行。
此外,3月16日,中证金融会同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及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提供了暂停转融通借入证券实时可用业务通关测试环境,模拟转融通1个交易日的交易和结算。这一举措为新规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泰君安证券非银首席刘欣琦在报告中表示,优化融券机制旨在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其中,转融券约定申报出借的证券从供融券投资者实时卖出改为次日可用后,给各类投资者充足时间消化市场信息,有助于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