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保险资金通过资产支持计划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规模显著增长并创历史新高。未来有望提速,同时保险资管机构将“解锁”标准化的ABS市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盘活存量资产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保险资金,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正通过资产支持计划(即“险资版ABS”)显著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与质量。11月22日,据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网站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保险资产支持计划登记数量已达69只,累计登记规模接近3500亿元,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保登作为保险资管行业的资产支持计划发行登记平台,近期披露了多只新增的保险资产支持计划,发行方涵盖平安资管、工银安盛资管、泰康资产及国寿投资等领先机构。

保险资产支持计划由保险资管机构等专业管理机构作为受托人设立,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向保险机构等合格投资者发行受益凭证。作为资产证券化(ABS)的一种形式,保险资产支持计划被业界称为“险资版ABS”。

值得注意的是,“险资版ABS”今年的发行热度已超过去年,截至当前,年内共登记69只计划,规模高达3469.51亿元,创历史新高。自2019年中保登上线资产支持计划注册系统以来,该计划的设立规模迅速扩张,从2019年的8只、11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65只、3045亿元。

保险资产支持计划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年来,银保监会逐步优化监管制度,从注册制转为登记制,大大提高了发行效率,推动了保险资产支持计划的发展。

保险资产支持计划的基础资产主要包括债权、收(受)益权及权益类三类。其中,债权涵盖金融及融资租赁债权、消费金融债权等;收(受)益权涉及高速公路、供水、供电等未来经营收益权;权益类则包含未上市公司股权。

作为新型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计划不仅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推动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的转型,还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调整负债结构。2022年末,银保监会鼓励保险资管公司发挥另类投资专长,创设长期限优质资产。

保险资金在另类投资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和后天积累。一方面,保险资金的长期属性与另类投资项目的长期融资需求高度契合;另一方面,保险资管机构在另类投资业务中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管理经验和人才。

据估算,我国基础设施资产存量规模超过100万亿元。专家预测,在大量优质存量资产有待盘活的背景下,“险资版ABS”的发展有望进一步加速。

近期,监管部门正式批准5家保险资管公司参与ABS和REITs业务,标志着保险机构将“解锁”标准化的ABS市场。今年10月,沪深交易所向首批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出具无异议函,同意其试点开展ABS及REITs业务。此举标志着保险资管公司的业务范围得到了重要扩展。

首批获得试点资格的保险资管公司大多在ABS、REITs业务上有项目储备。国寿资产表示,将充分发挥其在基础设施、不动产等领域的投资优势,积极推动首批资产证券化项目尽快落地。

从产品投资者身份向“管理+投资”双重身份的转型,对保险资管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泰康资产副总经理李振蓬表示,公开市场ABS的合规要求更高,公司将积极审慎地履行受托人义务,控制好合规、信用等相关风险。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