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保险公司通过2023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了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七成以上人身险公司收益率超4%,但今年前三季度投资业绩明显承压,四季度面临较大变化,需关注长期稳健发展。

投资端作为保险公司实现负债匹配与收益获取的关键途径,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其投资收益情况备受市场关注。近期,保险公司通过2023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首次披露了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投资者提供了洞察险资操盘水平的窗口。

今年9月,监管部门要求保险公司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增加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和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的披露。据统计,在160家披露了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保险公司中,有157家提供了相关数据。其中,76家人身险公司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4.73%,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4.37%;81家财险公司则分别为4.1%和2.57%。

具体而言,76家人身险公司中,有32家公司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超过5%,占比超过42%,另有27家公司收益率位于4%~5%之间,显示出近八成公司近三年投资收益率在4%以上。财险公司方面,17家公司平均投资收益率超过5%,30家公司位于4%~5%区间,整体表现稳健。

从行业整体来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保险公司整体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41%、4.84%和3.76%,综合投资收益率则分别为5.98%、4.45%和1.83%。即使在2022年其他长线资金出现负收益率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仍保持了投资收益的稳健性。

然而,今年前三季度,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明显承压。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7.5万亿元保险资金的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2.92%,年化综合收益率为3.28%,其中财务投资收益率罕见地降至3%以下。在披露数据的保险公司中,仅有1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投资收益率高于5%,显示出行业整体面临的压力。

进入四季度,随着全年收官的到来,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可能会出现较大变化。尽管综合投资收益率保持了稳定,但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前三季度的综合投资收益率没有达到5%以上,整体收益率较往年仍偏低。对此,有中小保险公司首席投资官坦言,四季度压力更大,有的公司可能会为了年度利润目标而兑现一部分投资资产。

不过,也有大型保险机构首席投资官表示,应理性看待保险投资的业绩。在四季度市场回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权益持仓资产或有向上的收益空间。回溯过往,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虽经历过波动,但整体仍展现出较好的获取绝对收益和长期表现稳健的能力。

当前,市场已逐渐关注保险公司投资的长周期表现,相关部门也鼓励保险公司建立长期收益考核导向。财政部今年10月发文,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此举旨在引导保险公司更加注重长期稳健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