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我国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深化金融监管,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确保金融稳定。

  日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着重强调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旨在有效防范并化解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亦发表文章《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指出我国金融风险当前已整体收敛、总体可控。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深化金融监管,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加强对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及金融科技创新的监测与分析,构建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机制,确保风险能够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同时,强化金融保障体系建设,分类施策,及时应对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有效防止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播,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达到449.21万亿元,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占比超过九成,彰显银行业在金融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全国近4000家商业银行中,绝大部分处于安全边界内,高风险银行数量仅占少数。大型银行评级优良,部分主要经营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金融体系的稳定基石。

  同时,金融机构监管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均表现良好,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的偿付能力及风险覆盖率亦维持在较高水平,整体信用风险可控,损失抵御能力充足。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在文章中提及,中国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成功处置了一批重大风险点,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的安全与稳定。具体措施包括稳妥处置高风险集团和金融机构、全面清理整顿金融秩序、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以及建设完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任涛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明确,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将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成为主要目标,强监管和防风险将成为金融工作的核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亦表示,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这包括强化监管统筹协调,实施全方位监管,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及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率。他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仅需金融管理部门的努力,更需金融业自身进行‘自我革命’,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防范风险的内生机制和能力。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