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曹德云在中国证券报主办的论坛上表示,保险资管行业应发挥长期资金优势,通过科学投资组合和多元投资策略支持国家战略实施和社会民生改善,同时加强风险防控,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11月11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优服务育新质启新程”2023银行保险业财富管理论坛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应充分利用长期资金优势,通过科学投资组合和多元投资策略,将资金投向国家关键领域,助力国家战略实施和社会民生改善。

曹德云指出,保险资管机构应拓展服务范围,从资金端和资产端双向发力。资金端方面,作为“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保险资金应更精准地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大项目及大企业,通过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方式,满足其融资需求和价值增长。资产端方面,保险资管机构应探索服务新经济、新产业的路径,挖掘高质量基础资产,提供优质的保险资管产品。

他进一步提到,保险资管行业需深化专业化改革,提升专业能力,成为金融强国的积极参与者。这包括优化组织架构、运作模式,加强团队建设,补齐新领域专业能力短板。同时,要提升资管服务能力,从单一买方身份向买方+卖方双重身份转变,注重养老金融、投资咨询、内部信用评级等领域的专业能力提升。此外,还应大力发展第三方业务,顺应居民财富增长趋势,服务长期资金拥有者和需求者。

曹德云还强调了保险资管行业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方面的创新。他提出,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能满足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绿色投资与保险资金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相契合;普惠金融方面,保险资管机构应发挥管理长期资金、大类资产配置等优势,助力居民财富保值增值;在养老金融方面,应深度参与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数字金融方面,应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探索保险资管新场景。

最后,曹德云强调,保险资管行业应加强风险防控,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随着行业与实体经济、其他金融子行业的深度融合,风险传递渠道增多,行业需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创新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确保风险管理与创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与包容性。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