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股市场在“活跃资本市场”任务提出后掀起“回购潮”,多家公司积极回购并增持自家股票,以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并提振投资者信心。同时,回购潮的开启也预示着市场底可能已同步出现。

“活跃资本市场”任务提出后,A股市场迎来了一股强劲的“回购潮”。

据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年初以来A股市场已有1489家公司进行了回购操作,而在8月份,这一数字更是激增到435家。这一波回购潮不仅限于股份回购,还包括股东和高管的增持行为,且涉及多个板块的头部公司,如贵州茅台、华虹公司、沃森生物和北交所的国航远洋等。

多位市场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股回购制度的优化往往出现在市场调整期,而当前的“回购潮”有助于加速确立“市场底”。他们预计,随着“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的持续推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会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生物和化工等行业在回购力度上居于前列。数据显示,8月份回购方案中资金总额下限过亿的上市公司达到了61家,其中荣盛石化的回购金额下限高达10亿元,中国石化紧随其后,回购金额下限为8亿元。此外,宝钢股份、上海莱士、东方财富、韦尔股份、九安医疗等公司的回购金额下限也均超过5亿元。

德邦证券的研报资料显示,从已发生回购的金额和占流通市值比角度看,医药生物、计算机、机械设备、非银金融、家用电器、电子、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农林牧渔、汽车等行业在回购金额和流通市值占比上均表现出色。同时,商贸零售、轻工制造、钢铁、环保、美容护理等行业虽然预期回购金额不大,但流通市值占比较高。

对于回购的目的,多家上市公司均表示是为了“增强投资者信心”。例如,长春高新在最新发布的回购公告中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基本判断,为提振市场信心,公司决定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股份回购。类似地,东方财富也在回购公告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此外,上市公司股东增持自家股票的动作也频频公告,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例如,国航远洋在发布回购方案的同时,还发布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份计划公告,展示了管理层对公司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念。

市场人士指出,回购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传导路径在于上市公司进行回购和管理层增持后,公司股价有望呈现明显上升态势,并吸引公募基金的积极配置增持。数据显示,贵州茅台和国航远洋等公司在回购公告发布后,股价均出现了显著的上涨。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A股“回购潮”的开启预示着“市场底”可能已经同步出现。他们指出,股份回购是国际通行的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而当前的回购潮既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提升了投资者的情绪。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回顾历史,A股的“回购潮”基本和“市场底”如影随形。他预计,随着“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的持续发力,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会再度提升。

华泰证券研报也指出,A股回购规则的修订通常对应市场阶段底。他们表示,从历史规律看,回购政策颁布实施后,市场往往会逐步企稳回升。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