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积极信号频现,内外资信心提振
AI导读:
近期,资本市场迎来积极信号,内外资信心获得显著提振。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外资表现活跃,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权益市场下半年投资前景。政策助力市场信心复苏,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推进。
近期,资本市场正迎来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不仅内外资信心获得显著提振,市场活跃度也在逐步增强。特别是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外资,在近六个交易日中,连续净买入额超过500亿元,更是在近六个交易日净买入额达到538.49亿元,其中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个股获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均超过10亿元。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更是高达2303.36亿元。
政策助力市场信心复苏
7月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与国务院常务会议相继强调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这一系列政策导向无疑为市场注入了强心剂。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政策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力度加强,后续或将出台一系列措施,旨在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市场功能,从而进一步提振包括内外资在内的多路资金信心。
“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政策的提出,极大的提振了市场信心。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将会加快复苏,制造业PMI有望重返扩张区间。”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陈东也指出,与4月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基调更有利于增长,未来几周需关注是否有可持续复苏相关政策措施出台。
外资积极配置A股资产
外资的积极反应不仅体现在净买入额上,更在于其对A股市场的长期看好。随着美联储7月加息后市场预期利率接近终点,人民币汇率走强,部分北向资金回流。同时,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叠加A股整体估值低位,使得外资加大对A股的配置力度。
杨德龙进一步分析,市场已逐步验证三重拐点:经济拐点、市场拐点以及市场风格切换的拐点。随着稳经济增长政策逐步落地,市场向上的行情趋势愈发明显。与此同时,多家外资机构也积极表态,看好中国权益市场下半年的投资前景。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将带来两方面效应:一是上游行业利润占比下降,提升A股整体估值;二是下游利润率复苏,对A股市场产生正面作用。景顺集团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首席投资总监马磊则表示,中国股市目前估值具有吸引力,盈利复苏正步入正轨,股本回报率有望改善。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推进
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方面,证监会2023年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包括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等六方面重点工作。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也在加大力度吸收外资,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新体制。
在这一系列开放举措的支持下,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外资机构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持续加强。例如,监管部门日前批准了法巴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的开业,使我国开业运营的外方控股合资理财公司达到5家。此外,外资全资基金机构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也宣布取得了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表示,受益于中国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和质量不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多元化投资选择。
(图片及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