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公募基金分红再创新高,债基成为分红主力。债基频频分红引发市场对债牛即将见顶的担忧,但业内人士表示分红与市场见顶无必然联系。当前债市整体平稳,未来需关注中长久期债券及发行主体,捕捉利差收益。

【债基分红破纪录,债牛见顶信号?】公募基金分红再度迎来高潮。据最新统计,截至4月16日,年内基金分红次数已高达1423次,创下了公募基金自1998年诞生以来的分红次数新高,去年同期的数据仅为870次。

这股分红热潮中,债券型基金无疑成为了主力军。数据显示,共有884只债基参与了分红,合计分红次数达到了1077次。其中,华夏鼎利这只混合债券型基金年内分红次数更是多达8次,彰显了债基分红的热度。

债基频频分红,背后折射出何种市场信号?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主要有两大因素催化了债基分红热潮。一方面,自2018年以来,债券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使得债券基金的盈余可分配收益增多,为分红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机构分红比较希望基金净值保持稳定,而债券基金整体波动较小,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净值水平,因此成为机构分红的优选。

然而,债基集中分红也引发了市场对债牛即将见顶的担忧。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债基分红和债市见顶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债基分红主要是基于基金合同的约定和机构投资者的需求,而并非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债基分红与市场见顶划等号。

对于债市的后续走向,业内人士普遍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当前疫情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虽然正在复苏,但仍需要政策提供支持。同时,从全球来看,我国的利率水平远高于其他欧美国家,存在继续下降的空间。因此,综合来看,利率牛市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在此背景下,当前债市的布局机会也备受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就目前的债券市场来看,有两个利差比较高:一是期限利差,曲线较为陡峭;二是中美利差处在历史高位。这两个利差都存在走平的基础,尤其是短端利率维持低位,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的情况下,长端利率债依然存在投资机会。此外,中高等级信用债也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债基分红破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