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可转债市场飙升,基金公司积极发行可转债专户产品。多只可转债专户产品相继问世,投研人士对可转债后续表现持乐观态度,认为可转债市场具有投资机会和抗风险能力。

近期,可转债市场的飙升现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众多基金公司纷纷响应,积极推出可转债专户产品,以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

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自3月份以来,市场上已经有多只可转债专户产品相继问世。例如,3月13日,交银施罗德可转债6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正式成立,该产品的托管银行为招商银行,到期日定为2023年3月13日。此外,广发基金在3月份也推出了两款可转债专户产品,分别是“广发基金-恒升可转债混合8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广发基金广添鑫可转债混合3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它们的成立日分别为3月10日和3月9日,托管人分别为上海银行和平安银行,运作周期则分别为5年和3年。

有基金公司产品人士透露,该公司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可转债产品,以应对当前纯债收益率较低的市场环境。通过在固定收益投资范围内增加可转债品种,可以有效提高收益率。他表示,目前市场回调带来了一些机遇,通过增加可转债的投资,可以进一步增强收益。

多位投研人士对可转债的后续表现持乐观态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分管固收的副总经理指出,当前市场存在波动,但如果股票趋势向好,债券价格仍有上行空间。尽管一些投资者认为可转债估值较高,但从历史长期来看,目前的估值水平是可以接受的。他强调,后续能否获得较好的超额收益,关键在于基金经理的品种选择和操作能力。

此外,还有一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由于纯债市场收益率已经偏低,未来纯债的回报空间可能难以满足投资者的收益诉求。因此,向可转债市场寻求收益可能成为主要关注点,这将为可转债市场的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然而,他也提醒投资者,前期与一些热门概念相关的个券,转债价格高且溢价率高,背后隐藏着较大风险。

近期,国内权益和转债市场均有所调整,转债市场估值较高的问题在调整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全年来看,可转债市场仍被看好。一方面,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流动性充裕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海外风险偏好回落受到新冠疫情扩散的影响较大,而国内疫情控制情况较好,正在逐步走出疫情影响并恢复正常生活,这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此外,可转债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特点,在当前阶段,投资可转债不仅可以布局市场机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风险。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