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美元走强成主因
AI导读:
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中间价大幅下跌超过500点。美元走强成为本轮贬值的主要原因,背后动因包括美国经济复苏预期增强、美债收益率回升等。同时,美债收益率上行对股市等资产估值带来压力,A股调整明显。
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显著的贬值,一举突破了6.5元大关,尤其在3月9日,其中间价大幅下跌超过500点,创下近期新低。与此同时,美元指数则持续走强,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并成功突破92点,创下了逾三个月的新高。
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低的主要推手是美元的强势表现。分析人士指出,美元走强的背后有多重因素支撑,包括美国经济复苏的预期增强、美债收益率的回升吸引资金回流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美元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单日波动剧烈,人民币承压
具体来看,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338元,单日下跌543点,这一跌幅创下了最近两个多月的新纪录。随后,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延续了跌势,虽然盘中跌幅有所收窄,但截至上午11:23,仍报6.5233元,几乎抹平了1月初的涨幅,回到了去年12月的水平。
来源:中国货币网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同样承压,3月8日盘中一度跌破6.55元关口,虽然9日有所反弹,但截至上午11:26,仍报6.5368元。从周度数据来看,在岸人民币已连续三周贬值,上周的贬值幅度更是扩大至178点。
美元走强成直接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但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仍在升值。上周,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全线走高,这进一步证明了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主要源于美元的走强。
来源:中国货币网
2月以来,随着美国疫苗接种的加快和财政刺激措施的顺利推进,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预期显著增强。同时,美债收益率的上升也推动了美元指数的反弹和持续上涨。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再次印证了市场的预期,美元指数的涨势得到进一步强化,并成功突破关键点位。
上周,美元指数3个多月以来首次升破92点,并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当周累计上涨1.16%。然而,在3月9日亚市盘中,美元指数出现回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随之呈现较大波动。
美债收益率上行压力犹存
本轮美元走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弱的核心驱动力是美国经济复苏。然而,资金流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美债收益率的进一步上升,将吸引更多资金回流美国市场,增加对美债资产的配置。此外,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上升也将对股市等资产的估值带来压力。
近期A股市场调整明显,北向资金连续多日呈现净流出态势。
开源证券赵伟团队指出,受疫苗供应大增和接种速度加快的支持,美国疫情形势有望加速改善,推动经济修复显著加快。历史上,美国经济修复阶段往往伴随着10年期美债利率和CPI的同步上涨。因此,该团队警告称,在美国经济修复加快及通胀压力大幅抬升的背景下,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升破2%,使高估值资产持续承压。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内容有所调整,旨在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