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及外汇局相继出台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发放QDII额度等措施,稳定外汇市场及人民币汇率。经济学家陈东解读政策信号,预测人民币未来走势及房地产市场趋势。

本周,中国央行及外汇局相继出台重要举措,以稳定外汇市场及人民币汇率。5月31日,央行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7%,随后6月2日,外汇局向17家QDII机构发放了创纪录的103亿美元额度。这些举措有效遏制了人民币的快速升值趋势,并释放出政策层面维护汇率稳定的决心。央行官员此前已警告,单边押注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均非明智之举。业内预计,围绕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尤其是股票、债券、外汇市场,央行外汇局或将有更多新举措出台。

针对三孩政策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影响、央行外汇局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意义、人民币未来走势以及全球资产配置等问题,第一财经《首席对策》节目专访了瑞士百达执行董事及亚洲资深经济学家陈东。

陈东指出,老龄化抑制经济增长,人口政策调整势在必行。人民币汇率已达高位,政策需出手抑制单边升值预期。央行此次通过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进行调控,显示出审慎的调控基调。长期来看,美元在政策刺激下可能呈现弱势,人民币及相关资产前景看好。陈东预测,人民币在未来一年内仍有小幅升值空间,但疫情对投资和增长预期的扰动不容忽视。此外,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因人口和财富集中,仍有刚性需求支撑。

老龄化与人口政策调整

陈东认为,三孩政策的出台并不意外,中国人口走势已清晰显示老龄化趋势,新生儿人数下降将对经济增长构成制约,因此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人民币汇率调控

陈东分析,人民币从疫情前的水平快速升值,已形成单边升值预期,不利于市场预期引导。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引导市场预期,维护汇率稳定。长期来看,人民币政策指向已发生变化,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成为重点。

央行审慎调控基调

陈东指出,央行此次通过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进行调控,显示出更加市场化的管理方式,传递出审慎调控的信号。

美元弱势与人民币前景

陈东表示,长期来看,美元可能因政策刺激而走弱,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将具有吸引力。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加速,货币政策审慎,将有助于吸引外资流入。

人民币未来走势

陈东预测,在未来12个月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达到6.3左右,仍有小幅升值空间。长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呈现稳步升值趋势。

疫情对经济增长的扰动

陈东认为,疫情持续小规模爆发将对经济造成扰动,抑制内需。快速推进疫苗接种,实现群体免疫,是避免疫情反复出现的关键。

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

陈东指出,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升,受人口和财富集中等基本面因素影响。但抑制房地产信贷水平,坚持“房住不炒”政策,仍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头等大事。

(图片及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