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政策转向鹰派,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承压
AI导读:
美联储政策转向鹰派,上调通胀预期和GDP增长预测,点阵图显示2023年前将加息两次,导致美股收跌,美元指数大涨,人民币汇率承压。
6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跌至6.4298元,已连续三天下滑,较前一交易日贬值220个基点,相继跌破6.41元、6.42元关口,逼近6.43元。这一走势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美联储在最新发布的利率决议及政策声明中,表达了对经济修复进展的乐观态度,并大幅上调了2021年美国经济和通货膨胀的预测。点阵图显示,18名美联储官员中有11人预计2023年至少加息两次,7人则预计2022年就将开始加息,这一预期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表示,未来几个月通胀率可能会居高不下。他还透露,如果通胀预期实质性持续超预期,美联储将会调整货币政策立场。同时,会议已经就缩减购债规模展开了讨论。这一消息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美股收跌,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美元指数大幅上涨1%至近六周高位,非美货币普遍承压,离岸人民币一度贬值至6.44元以上。
尽管距离美联储正式收紧货币政策还有一段时间,但市场已经开始提前反应。这与2015年美联储加息前的市场反应相似,美元指数的上涨空间已经打开,人民币汇率面临的贬值风险值得警惕。
美联储的政策转变背后,是更强劲的经济反弹和高于预期的通胀水平。随着疫苗接种的进展,美国经济活动和就业市场的指标有所增强。然而,劳动力市场的进展仍然慢于预期,美国4月和5月的新增非农就业人口均低于预期。此外,美联储并未就何时开始削减其大规模购债计划作出明确表态。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济已经取得了进展,但距离实现“取得进一步重大进展”的标准还有一段路要走。他警告称,有关加息的讨论“远远为时过早”,并强调通胀可能比预期更高、更持久。尽管如此,美联储仍然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但大幅上调了通胀预期。
市场方面,美联储的鹰派转向导致美股收跌,美元指数大涨,非美货币普遍走弱。机构方面,太平洋证券等券商纷纷对美联储的议息会议进行了点评,认为美联储开始担心通胀问题,政策基调略偏鹰派。
相关报道:
美联储在周三的政策会议上决定维持关键利率在近零水平,但预计将在2023年底前加息两次,这一预测早于3月时的预期。点阵图显示,18名美联储官员中有13人预计基准利率将在2023年底之前至少上调一次。自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以缓冲疫情及相关封锁措施带来的冲击。
要点速览: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但上调通胀预期和GDP增长预测,点阵图显示2023年前将加息两次,引发市场震荡。
鲍威尔表示,现在讨论加息还为时过早,通胀压力会更高更持久,但并未给出缩减购债计划的具体时间。
市场影响:
美联储鹰派转向导致美股收跌,美元指数大涨,非美货币承压,黄金价格也出现大幅波动。
机构解读:
多家券商对美联储的议息会议进行了点评,认为美联储的政策基调略偏鹰派,但并未正式提及缩减购债计划(Taper)。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