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联储鹰派信号引发金融市场动荡,美元指数大涨,人民币汇率下跌。金融市场密切关注新兴市场资本外流情况,但多数全球大型资管机构认为人民币资产具有避险价值,不会放缓加仓步伐。

美联储再次成为影响金融市场的关键因素。近期,由于超过半数的美联储官员预计在2023年前将进行两次加息,美元指数迅速攀升至91.80,创下了近两个月以来的新高。

华尔街对冲基金纷纷对美元进行空头回补,因他们意识到美联储正在向通胀压力低头,并可能提前收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这一变动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下跌。截至北京时间6月17日19时,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徘徊在6.4371,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了391个基点,而境内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H)则跌至6.4419附近。

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指出,6月17日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双双下跌,主要受到当前汇率中间价大幅回落的影响。当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在6.4298,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调220个基点。这表明在汇率中间价集合竞价阶段,美联储的鹰派信号以及美元的上涨已经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显著影响。

当前,人民币汇率呈现出两大新变化:一是收盘价低于当天中间价,与过去升值预期上涨阶段收盘价高于中间价的情况相反;二是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弱于在岸人民币,也与此前升值期间的状况相反。这些变化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可能处于弱势调整走势。

金融市场正密切关注美联储鹰派信号是否会触发新兴市场资本大举外流。早在2013年美联储突然收紧QE政策时,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就遭遇了资本外流,导致货币汇率大跌,经济增长承压。然而,BK Asset Management宏观经济研究主管Boris Schlossberg指出,如今新兴市场国家应对美联储收紧QE与资本外流压力的经验更加丰富。

欧洲大型资管机构亚太区首席代表也表示,即便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多数全球大型资管机构增持人民币资产的步伐也不会放缓。这些机构认为,美联储鹰派信号可能给美股等风险资产带来更大波动,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将更多资产配置到人民币资产以避险。

市场判断非美货币将企稳反弹。随着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华尔街对冲基金开始意识到继续押注美元贬值是错误的。6月17日,对美元的空头回补主导了整个外汇市场,尤其是对冲基金开始大举对美元空头平仓,这推动了美元指数的迅速上涨。

美元指数的快速反弹也驱动了量化投资基金与银行压低人民币汇率。然而,外汇市场并未因美元快速走强而掀起人民币投机沽空潮涌。只有个别对冲基金按日借入离岸人民币进行沽空套利,但这些规模较小,不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实质影响。

Boris Schlossberg指出,外汇市场普遍认为,一旦美元空头回补潮降温,非美货币将很快企稳反弹。尤其是海外大型资管机构会趁着人民币汇率回调之际加快加仓人民币资产步伐。

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也引发了金融市场对新兴市场将遭遇新一轮资本外流冲击的担忧。随着美元快速上涨,资本外流压力已悄然显现。为了抵御高通胀与资本流出压力,新兴市场国家纷纷采取加息举措,但这些措施在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面前显得收效甚微。不过,新兴市场国家应对美联储收紧QE政策与资本外流的能力已明显提升。

面对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多数全球大型资管机构不会放缓加仓人民币的步伐。他们认为,美联储此举将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动荡,因此更需要增持人民币资产以对冲潜在的投资风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