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认为,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规模的条件已具备,基于美国通胀走高、就业改善需要和供需两端恢复不均等理由,最快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实施。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近期发表观点,认为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规模(Taper)的条件已经成熟,最快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付诸实施。这一判断基于三大核心理由。

6月19日晚,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活动中,梁中华详细阐述了其观点。他强调,Taper是减少刺激而非收紧政策的措施,因此无需等待经济完全恢复正常再推进。

首先,美国通胀水平持续走高成为Taper条件成熟的第一个理由。梁中华指出,3月份美国商品消费通胀水平已创下自2013年以来的新高,若缺乏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产能恢复的出口支持,美国通胀可能会进一步攀升。未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复苏和疫情管控措施的放宽,通胀压力将从商品领域转向服务领域。

在上周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官员们预计今年四季度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将同比上升3.4%,高于3月时的预期。同时,他们将2021年美国经济增速从3月时的6.5%上调至7%。

其次,改善就业状况也是推动Taper的原因之一。梁中华提到,美国政府发放的大额补贴导致一些失业人员获得的补贴甚至高于正常上班时的收入,造成失业率高企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这种情况迫使企业提高工资,增加了用工成本。为了恢复正常的就业水平,减少刺激措施是必要的。

最后,在供需两端恢复不均的背景下,减少刺激也是必要的。梁中华指出,由于美国政府推出的财政刺激力度空前,尽管去年美国失业人口高达1000万人,但居民收入却逆势增长。这导致美国房地产和权益类资产价格大幅上涨。

梁中华还提醒,随着美联储Taper脚步的临近,中国的核心资产可能会面临调整压力。因此,下半年应密切关注美国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的变化。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