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加速
AI导读:
随着年终临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进入冲刺阶段,银登中心数据显示不良贷款转让挂牌量显著增加,商业银行正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处置力度,保持总体资产质量指标的稳定。
随着年终临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进入“冲刺阶段”,“全员清收不停歇”“多措并举清不良”成为业内常态。银登中心数据显示,四季度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转让挂牌量显著增加,较去年同期出现明显增长,商业银行正积极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
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徐雯超指出,今年各类别零售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普遍上升,商业银行正通过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助力风险化解,以保持总体资产质量指标的稳定。
具体来看,10月份以来至11月29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转让公告达到199条,平均每天约有3个不良贷款项目被挂牌转让,转让方涉及多种银行类型,不良资产则以个人消费及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为主。例如,江苏银行在11月份挂牌了6笔个人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均在10亿元以上,竞价起始价较未偿本息总额折扣力度大。
此外,广州农商行、渤海银行等也相继发布了大规模的不良贷款转让公告。银登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挂牌转让的不良贷款未偿本息及项目数均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出让主体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为主。
业内人士分析,不良贷款密集挂牌转让背后,是部分商业银行面临资产质量压力,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增大。尽管三季度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环比持平,且较年初有所下降,但不同银行类型的不良贷款率走势分化,零售贷款不良资产风险上升趋势明显,尤其是信用卡、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等成为管控重点领域。
中小银行也在加快开展不良贷款转让业务,银登中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982家机构开立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此外,商业银行还在持续拓宽多元化的处置渠道,合理运用核销、转让、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其中核销、自主清收化解不良资产的比例不断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监管部门发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拓宽了AMC的不良资产收购范围,允许其收购金融机构未分类为不良资产的重组资产、其他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旨在推动盘活金融机构存量资产,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