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东方在“双减”政策下经历转型阵痛,净营收同比下降,净亏损严重。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探索新的增长点,包括成人教育、素质类业务等,同时拓展农产品直播带货和酒店业务。

“双减”政策下,新东方正经历转型的艰难时期,但也在逐步消化这一过程中的阵痛。

截至今年2月底的最新财报显示,2022财年前9个月(即从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底),新东方净营收为25.812亿美元,约合1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同期,归属于新东方股东的净亏损达到9.984亿美元,约65亿元人民币,与上一财年同期的25亿元人民币盈利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K9(幼儿园至初中)学科教育受到严格监管,新东方自今年起正式结束了K9学科培训业务。此外,今年2月,高中教育培训也被监管部门叫停。目前,新东方在线已完全不再涉及K12学科培训,转而专注于大学阶段的英语四六级及考研相关内容。

一个时代的落幕,新东方半数门店关停,大量教培人员转行。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新东方学校及学习中心总数已减少至847间,与2021年5月底的1669间相比,减少了822间。新东方高管在电话会上透露,预计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将进一步降至约600间。

业务缩减、利润下滑的同时,新东方的股价和市值也遭受重创。目前,新东方在香港和美国共有3家上市公司,其中港股新东方和新东方在线的市值分别为133亿港元和32亿港元;中概股新东方市值约为18亿美元,合117亿元人民币。以美股新东方为例,其股价目前为10.40美元,较一年前的高点已缩水95%。

面对股价的持续下跌和退市压力,新东方采取了股票合并措施以避免退市警告。今年4月,新东方股价跌破1美元后,其美股股票进行了10股合1股的调整,每股股价也相应变为之前的10倍。然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中表示,这一调整只是表面上的数字游戏,并未改变公司的实际价值。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俞敏洪依然保持乐观态度。他在4月26日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写道:“我的日常依然是每天到新东方上班。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我们需要不断动态调整工作方向和经营方针。团队的信心是最重要的,我能做的就是给大家信心。”

积极转型,探索新业务增长点

在转型过程中,新东方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探索新的增长点。最新财季,新东方续亏1.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亿元。但新东方指出,关停门店及裁员等一次性减值主要发生在上半财年(2022年11月前),最新财季的亏损主要是由于开展新业务和投入所致。新东方高管对2023财年扭亏为盈充满信心。

成人教育及素质类业务有望成为新东方未来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2022财年前九个月,新东方出国考试准备和出国咨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而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收入同比攀升约59%。

新东方还在积极布局主营业务,近日发布了全新商务英语产品,并与ETS在商务英语领域展开全新合作,联合发布托业考试产品。同时,新东方国际教育还发布了混合式学习平台“融慧课堂”,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提升学习效果。

除了留学、大学教育等主营业务外,新东方还拓展了农产品直播带货平台东方甄选,并悄然布局芯片周边业务。此外,酒店业务也成为新东方的新经营范围之一。俞敏洪透露,新东方三年前购买的一处酒店——“新东方上都首府酒店”已开始对外营业,成为新东方的新业务亮点之一。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