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辛巴在快手开启“直播带岗”首秀,两小时便收到17.5万份简历,直播招工方式再度引发市场热议。直播带岗正逐步成为企业招贤纳士的重要渠道,但具体成效还需考量平台特性和招聘岗位类型。

近日,辛选集团创始人辛巴于快手平台进行了“直播带岗”的初次尝试,短短两小时便收获了17.5万份简历,这一数据再度引发了市场对直播招工方式的热烈讨论。

自2022年起,直播间的企业身影愈发频繁,它们以直观且透明的互动方式吸引人才,其中不乏富士康、宁德时代、比亚迪、歌尔股份等知名企业。

业内人士指出,招聘方式已从现场招聘、网络招聘,进化至直播招工的3.0时代。直播带岗正逐步成为企业招贤纳士的重要渠道,然而具体成效还需考量平台特性和招聘岗位类型,其最终转化效果也有待时间的验证。

6月29日,辛巴在快手快招工平台开启了一场直播招聘盛宴,与歌尔股份、沃尔沃汽车、奇瑞汽车、立讯精密、名硕科技等企业的招聘代表共同亮相,现场发布了超过10万个工作岗位,并实时回应了应聘者关于薪资、福利等关切。

作为直播带货界的领军人物,辛巴的“带岗”实力不容小觑。开播伊始,不到1分钟便有10万人涌入直播间,两小时直播下来,共收获了17.5万份简历。据悉,参与此次直播招聘的企业提供的薪资待遇大多介于5000元至7000元之间,岗位需求主要集中于工厂蓝领。

谈及“跨界”涉足直播带岗的初衷,辛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社会并不缺劳动力,而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求职者往往缺乏良好的求职渠道。他希望能将企业的招聘信息精准对接给有需求的人。辛巴还坦诚地说:“我并不想抢中介的饭碗,招工直播只做这一次,且不会收取任何中介费用。我只是想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招工市场。”目前,辛巴在快手平台的粉丝量已高达9856.4万。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透露,今年就业市场职位供给不足,众多企业缺乏招聘动力,求职者对未来出路感到迷茫,于是开始广投简历。而头部主播流量优势明显,在线直播不仅能吸引更多简历,还能为求职者提供更为透明的信息。

辛巴认为,相较于传统的招工方式,直播带岗的信息传输渠道更为直接,能让更多人看到更为真实的一面。

今年1月,快手推出了直播招聘平台“快招工”板块,聚焦下沉市场,定位蓝领招聘。该板块一季度月活用户规模便已突破1亿,春节期间单日收简历数量最高可达15万。

蓝领招聘一直是企业招聘的难题。据人社部2月22日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营销员、餐厅服务员、商品营业员、车工、家政服务员、保安员、包装工、客户服务管理员、保洁员、快递员等职业位列前十。

快招工平台的定位恰好满足了当前市场的需求。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透露,得益于平台用户的信任关系和高频互动,“快招工”的入职转化率以及用户留存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用户群体上,富士康、宁德时代、理想汽车、小牛电动等企业均是快招工的忠实用户。

直播带岗逐渐流行

事实上,在辛巴直播带岗引发关注之前,直播招工已在业内悄然兴起。

6月6日,富士康在快手的直播招聘吸引了超过30万人观看,共收到近600份简历,岗位投递率超过60%。6月8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已正式在快手开启直播招募,这标志着富士康在探索数字化招募、促进就业市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除快手外,58同城旗下赶集网也加入了“直播带岗”的行列。今年1月20日,赶集网正式升级为专注招聘市场的“赶集直招”,每天8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直播带岗,合作大客户包括顺丰、ZARA和华润,已覆盖25个一二线城市的各类岗位。此前,BOSS直聘、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招聘领域的资深玩家也已在直播带岗领域有所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招工逐渐进入政府部门的视野,各地政府纷纷以专场招聘会的形式为地方企业搭建招聘平台。2020年6月,重庆市人社局联合重庆市委组织部启动了“重庆英才·职等您来”网络直播招人招才公共服务,截至2022年6月24日,已累计开展直播招聘104场,共有676家企事业单位提供14万个就业岗位参与直播;6月25日,比亚迪、太阳纸业等6家企业携1521个岗位,在国家人社部信息中心与南宁市政府联合共建的智慧人社联合创新实验室,开启了2022年东部产业新城专场暨高校毕业生“直播带岗”招聘。

直播带岗渐成趋势,但其背后的转化率与潜在风险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直播带岗作为一种招聘方式,实际上是对直播电商业态的新拓展,其最终的转化效果还需时间的检验。直播带货关注的是产品的性价比和品质安全,而招聘则涉及劳务合同,内容更为复杂。目前,直播带岗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平台、主播、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生态。以平台为例,如何提供配套服务和信用担保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