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PEC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峰会为亚太合作注入新动力。中国重申对外开放决心,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参与多边区域合作。RCEP成功签署,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注入新活力。

  在全球经济因新冠疫情遭受重创,陷入深度衰退之际,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20日以视频方式隆重召开。此次峰会能否为步履维艰的多边主义合作注入新动力,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在连续两年未能发表领导人宣言后,今年峰会的成果备受期待。

  峰会前一天,即11月19日,2020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工商界代表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聆听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的视频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亚太地区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并将继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峰会前夕,经过长达8年的艰难谈判,15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于11月15日正式签署了该协定。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习近平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早已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绝不会走回头路,不会谋求“脱钩”或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中国构建的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疫情使得深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共识。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主席、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论坛上表示,APEC工商界坚决反对任何反全球化、反贸易自由化的政策。他强调,整个世界特别是APEC经济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回顾历史,1994年印度尼西亚茂物会议确立了APEC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即“茂物目标”。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今年APEC制订了“2020年之后合作愿景”,作为未来20年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在11月16日召开的APEC部长级会议中,该愿景文件获得了各经济体经贸和外交部长的高度评价。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透露,新愿景文件强调了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中国作为APEC的重要成员,将继续与各经济体一道,共同推动FTAAP由愿景变为现实。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王义桅指出,疫情对全球化造成了深远影响,推动了全球化的转型。他预测,RCEP和CPTPP将在亚太地区实现交互、重叠,有望形成FTAAP,实现亚太经济利益共同体。

  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重申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他表示,中国将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同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积极参与多双边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机制,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在开放方面,中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平均关税税率由9.8%降至7.5%,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48条减至33条,自贸试验区由11个增至21个。中国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贸易额涵盖我国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展望未来,APEC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的成就令人欣慰。特别是在“茂物目标”的指引下,APEC平均关税下降60%,贸易和投资额分别增长近5倍和12倍。王受文表示,APEC新愿景文件重申了对多边贸易体制和世贸组织的支持,中国将与各经济体一道,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此外,新愿景文件还增加了发展数字经济和鼓励创新的内容。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亚太经济合作的新引擎。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会长高燕在论坛上表示,希望亚太工商界把握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在新兴产业的布局。

  此次APEC会议不仅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注入了新动力,也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全球经济发展描绘了新蓝图。

相关报道: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的主旨演讲全文发布

  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在厦门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

  中国加入全球最大自贸协定:经贸圈内九成商品或实现零关税

  商务部回应RCEP、CPTPP、中日韩自贸协定等热点话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APEC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