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全球首推“车位到车位”全量推送,智能驾驶技术再升级
AI导读:
理想汽车发布OTA 6.5版本,全面推送“车位到车位”功能,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功能全量推送的车企。此次更新还升级了主动安全系统,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重要进步。
11月28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了OTA 6.5版本,并全面向理想L系列AD Max用户和理想MEGA用户推送了“车位到车位”功能。这一举措使得理想汽车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功能全量推送的车企,超越了特斯拉在北美推送FSD V12正式版但尚未在中国落地的进度。
此次更新的“车位到车位”功能,不仅覆盖了环岛行驶、进入主辅路、无保护路口左转等复杂路况,还加入了ETC收费口自主通行和智能泊车等便捷功能。同时,OTA 6.5版本还升级了主动安全系统,包括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和误加速抑制等,适配理想全系车型。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端到端”已成为车企智驾技术演进的主流方向,而“车位到车位”功能则是其中的核心亮点。目前,华为、小鹏、小米、极氪等车企也已发布或计划推送类似功能。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郎咸朋表示,理想的高阶智驾采用了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双系统架构方案,该方案的创新点在于双系统和世界模型的应用,能够处理常规驾驶行为,并辅助解决复杂或未知场景的驾驶任务。
据郎咸朋介绍,理想端到端+VLM智驾方案两个月内迭代了25个版本,智能驾驶累计里程已达26.7亿公里,主动安全累计避险超360万次。这一技术架构被视为智能驾驶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标志着真正用人工智能来实现自动驾驶的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用户对车企智驾能力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理想汽车的智驾功能也受到了市场的热烈反响。据统计,65%的进店用户都会重点体验其智驾功能,而AD Max在30万元以上车型中的销售占比已达70%,40万元以上车型中更是高达80%。这一增长速度在所有车企中名列前茅。
然而,端到端+VLM架构的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指出,该模型需要大量的高质量数据进行训练,且数据处理和存储也是一大难题。此外,模型的复杂性不仅增加了研发成本,还对车载计算平台的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车企和供应商在应用该技术时需要审慎行事,避免夸大技术的成熟度和商业化进度。
(图片来源: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