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能源汽车品牌极氪汽车成功登陆纽交所,标志着2024年中资企业赴美上市热潮延续。境外IPO市场升温及流动性改善,为国内美元基金提供更多退出渠道。然而,募资问题仍是困扰美元基金的头等大事,同时营商环境也备受关注。


日前,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极氪汽车成功登陆纽交所,每股ADS定价21美元,目标市值达到51.3亿美元。截至上市首日收盘,极氪汽车总市值跃升至68.9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98.5亿元)。这一事件标志着2024年中资企业赴美上市热潮的延续,特别是在A股IPO门槛提升、节奏放缓的背景下,众多企业和资本纷纷将目光投向美股、港股等境外IPO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境外IPO市场曾是国内一级市场美元基金的重要退出通道,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中资企业境外上市遭遇挑战,美元基金在国内一级市场的投资面临“退出难”的困境。不过,近期境外IPO市场热度回升,加之国家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若干措施》),为外资和美元基金在国内投资提供了更多支持,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期待。

中资企业境外IPO市场升温显著

在A股IPO节奏放缓的当下,不少企业为了缓解对赌回购和有限合伙人(LP)退出的压力,选择境外上市融资以解燃眉之急。特别是对于拥有国际业务和出海需求的企业而言,港股和美股IPO成为其重新关注的焦点。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18家中概股成功赴美上市,同比上涨38.5%,募资总额达到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3亿元),同比大增215%。尽管这些企业上市后股价表现各异,但仍有大量公司排队等待赴美IPO,其中84家中概股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正在排队上市。

华威国际产业研究院院长桑琳认为,美股上市通道一直存在,企业会根据自身情况和美股上市后的表现来综合判断是否赴美上市。允泰资本创始人王振龙则表示,境外上市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提高估值水平和流动性,有助于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

此外,港股市场也呈现出复苏态势。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回升向好的预期不断强化以及流动性改善,越来越多全球资本正将目光重新投向中国资产。港交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5家公司成功上市,下半年预计将迎来上市高峰,新上市申请将达到46家,加上去年未处理完毕及重新申请的申请,合计达到117家。

政策加码支持外资和美元基金

境外IPO市场的升温及流动性改善,无疑为国内美元基金的退出提供了更畅通的渠道。近日,国家十部门联合发布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提出支持外资和美元基金在国内开展投资的多项措施,包括支持境外机构在境内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境外机构与境内相关机构加强合作等。

王振龙认为,境外投资机构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成熟的运作体系,他们的进入既为国内投资机构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同时,《若干措施》还鼓励外资进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此外,《若干措施》特别提到支持获境外机构投资的科技型企业深化与相关国别的产业链合作,释放了支持科技型企业与境外机构合作的信号。

高度关注营商环境,美元基金面临挑战与机遇

尽管国内美元基金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受到一定限制,但近年来企业出海浪潮、Web3.0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风口持续火热,美元基金从未缺席。特别是AI大模型的创新技术和潜在爆发空间,与美元基金的风格高度契合,重燃了国内美元基金的投资热情。

然而,募资问题仍是困扰美元基金的头等大事。随着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出资结构的变化,国资、产业基金及地方引导基金占据主导地位,部分美元基金加速退出中国市场,国内美元基金募资也进入冰封时刻。此外,美元管理合伙人(GP)和国资LP的投资逻辑差异以及地方国资LP提出的“返投”条件,也给美元基金带来了挑战。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资产,在哪个阶段进行投资,都高度关注中国的营商环境。对外资施行真正的国民待遇,是吸引外资投资的重要因素。政策环境、法律法规、退出机制及市场前景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及稳定性,是境外投资机构在中国投资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