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4日,国新办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实质性结束,双方将在新兴领域拓展合作。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达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北京报道

4月14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实质性结束,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合作,加强互融互通,共同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这将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相邻,多年来凭借各自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优势,经贸关系紧密,贸易互补性日益增强。今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达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中国整体外贸比重提升至16.6%。

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链联系紧密,带动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制造业产品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比重达90.1%,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锂电池增速均超20%;自东盟进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印刷电路等保持增长。

吕大良强调,中国与东盟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双方的开放融合、共同发展树立了合作典范。在农业领域,东盟连续8年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一季度,中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526.5亿元,增长13.8%;对东盟出口农产品379.2亿元,增长1.4%。双方优势农产品满足彼此多样化需求。

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取得进展,贸易往来更加顺畅。一季度,中国通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对东盟的进出口分别增长37%、23.2%、5.8%和16.4%。中老铁路运行良好,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无缝衔接,促进贸易便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