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新关税政策,全球经济前景引发担忧
AI导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一揽子新关税政策,声称要通过“对等关税”提振本土制造业。此举引发全球关注,国际贸易形势骤然紧张。经济学家警告新政策可能加剧通胀压力,推高企业成本,将美国经济推向衰退边缘。全球多国发声反对美方做法,并誓言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周蕊纽约报道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一揽子新关税政策,并将这一天命名为“解放日”(Liberation Day),声称要通过“对等关税”来提振本土制造业。他宣布对几乎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征收至少10%的关税,同时对数十个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此举引发全球关注,国际贸易形势骤然紧张。
过去几周以来,美国股市持续剧烈震荡,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充满担忧。多位经济学家警告,新政策可能加剧通胀压力,推高企业与家庭成本,甚至将美国经济推向衰退边缘,进而引发新一轮全球贸易摩擦。4月2日当天,美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在震荡中小幅收高,投资者保持谨慎态度,静待政策细节。然而,盘后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美股期货随即集体跳水。
经济学家预警通胀与衰退双重风险
特朗普公布的关税计划显示,对欧盟的关税为20%,对英国进口产品征收10%关税,对瑞士进口产品征收31%关税,对从印度进口的产品征收26%关税,对韩国产品征收25%关税,对日本进口产品征收24%关税,对泰国产品征收36%关税,对越南产品征收46%关税,对柬埔寨产品征收49%关税。这一系列的关税措施无疑将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指出,受新一轮关税冲击及联邦雇员削减政策的影响,美国今年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已上升至40%。这一预测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前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也表示担忧,特朗普政府即将出台的关税政策将对美国经济造成类似石油危机的“供给冲击”,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物价上涨、就业减少。他警告称,这种关税政策不仅会推高企业成本,削弱制造业竞争力,还将令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加剧通胀与失业并存的风险。他直言:“这不是好政策,甚至算不上称职的重商主义。”
此外,摩根士丹利研究显示,受冲击最大的可能是印度、巴西、印尼、泰国和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对美国出口商品普遍征收的关税水平要远高于美国对它们的商品征收的关税。因此,如果美国开始征收高额关税以“对等回应”,这些国家将最先、最大程度地受到冲击。
特朗普政府还表示,将于本周五起对所有进口罐装啤酒和空铝罐征收25%的关税,此举或将对以墨西哥进口为主的品牌造成显著冲击,进一步加剧市场对消费品价格上涨的担忧。
从宏观层面看,华尔街对美国经济前景普遍持悲观态度。高盛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即便美国政府继续推动减税与放松监管措施,也难以抵消关税所带来的通胀压力与增长放缓风险。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也指出,这种“无差别、全面征收”的关税战略将显著推高物价、扰乱供应链稳定,并可能最终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他们预计,若实行平均20%的全面关税政策,将使普通美国家庭年支出增加3400至4200美元,涵盖衣物、食品、住房、保险等多个方面的日常生活成本将大幅上涨。
全球多国发声反对美方做法
尽管各方担忧不断升级,但白宫态度依然强硬。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表示:“4月2日将载入现代美国经济史册”。她强调,“特朗普的减税和监管放松计划将有效抵消关税带来的通胀影响,我们相信这套组合拳‘一定会奏效’。”
特朗普将关税描述为“战略多用途工具”,不仅用于打击芬太尼与非法移民流入问题,也用于实现与贸易伙伴的“对等竞争”、增加财政收入并刺激制造业回流美国。
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估算称,该政策将为美国带来高达6000亿美元的新收入,成为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税收提升计划”。然而,这一乐观预测并未能缓解市场的担忧情绪。
根据白宫会后发布的资料显示,针对所有国家的基准10%关税将于美东时间4月5日凌晨12点01分正式生效;而基于美国贸易逆差情况设定的更高个别关税则将于美东时间4月9日凌晨12点01分起正式实施。
该政策的出台迅速引发国际社会的反弹和谴责。中国商务部北京时间4月3日发表声明称坚决反对美方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做法,并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此前已表态称欧盟已准备好采取“强力反制”措施以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警告称如果美国对欧盟商品征收25%的全面关税将导致欧元区经济增速下调并产生中长期负面影响。
事实上,在4月1日(政策出台前一天),多国领导人已密集发声反对美方做法并誓言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以维护自身利益。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